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认为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实现机器换人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用谁的机器。我国在生产一般消费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来看,机器换人主要还是用国外的机器来换人。而造成这种市场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差距。二是换掉什么人,谁来操作机器。机器换掉的是出卖体力的操作工,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懂得操作机器的仍是技术工人。如果缺少技术工人操作维修这些先进的机器,最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三是换下的人去哪里?因为机器换人,传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将过剩,制造业将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统筹考虑,尽量减少阵痛,增加就业渠道。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劳动者,都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1、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三大问题确确实实存在,咨询公司Solidiance亚太区总裁迪埃特预计,6大日本公司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一半,而中国本土4大机器人设备制造商加在一起仅占中国市场份额的5%。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垄断地位,尽管这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国产机器人企业奋起直追,但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与外资品牌相比,竞争力仍有较大差距。2012年,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ABB四巨头占到53.8%的市场份额。
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上,主要的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厂和下游行业应用这三大块中,国内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为系统集成商,实现下游应用,即通过对国外采购的机器人,为下游客户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实现利润。而产业链上游无核心零部件制造商支撑,关键零部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外国企业,因此长期受制于人。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企业在减速器这一机器人关节部位的关键元器件普遍依赖于进口,“减速器是制约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重要因素,研究减速器,不仅仅需要好的设备,更要有好的材料和工艺,材料需要绝对的耐磨。而这些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赶上国外的技术的。”
2、人与机器的艰难磨合
2007年,唯美董事长黄建平去国外考察了一圈,惊叹于西方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回来就花400多万引进了七八台自动化设备,却遭遇部分中层的反对。
“一台机少则十几万,多则五六十万,就减几个人划不来。”当时生产车间主任也有此微词。更困难的是,像戴朝智这样的工人有的不想,有的不懂怎么操作机器:“我浑身是劲,这么一抬、一搬就搞定的事情,怎么要那么麻烦来操作呢?”
钟伟强说刚启用新生产线那会,“老卡”,严重时不得不停线检修,瓷砖厂的窑炉24小时运转不能停,空窑运行一分钟就是5000多块的能源和设备维护成本。三番五次下来,工人都从“全自动”打回“全部要自己动”的原始状态,机器就这么闲置下来,不到一年时间不得不拆掉,400多万的机器就被打入“冷宫”。
陈舞琴告诉记者,在机器人刚进入澳美高新的生产车间之初,工人会因为害怕而不敢靠近,担心因为自己操作不当而弄坏这新科技。而且,操控机器人的编码对工人而言几近天书,更增加了彼此间的疏离。
然而,历经近半年的磨合,如今两者的关系已愈发紧密。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