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全球制造业变局 中国如何突围

全球制造业变局 中国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14-08-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张茉楠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制造业 再工业化

导  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前堵后追”之势。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如何构筑新比较优势,如何实现整体价值链的升级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前堵后追”之势。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如何构筑新比较优势,如何实现整体价值链的升级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

  “再工业化”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主要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随着推动新工业革命先导技术的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成本国家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出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速度将较此前显著放慢。这会影响到全球产业的地域布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大重组。

  国际产业可能出现 “逆转移”对“中国制造”造成冲击和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制造业产能以低端、高能耗为主,在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不具优势。一旦美国制造业回流引发高端制造业出现“逆转移”,很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更为严重。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制造业开始出现积极发展势头,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40万,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首次出现持续性就业增长。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 “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美国本土制造业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资本输出地,但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有序推进,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流出将逐渐逆转,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全球资本,使得中国吸引全球制造业资本趋缓。

  贸易摩擦将加剧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压力。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是增加出口、平衡贸易,恢复制造业竞争力。一些曾经对美出口的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对美出口已经受到影响。美国制造业回流以及“能源独立”战略使美国除石油之外的商品贸易逆差有所缩减。2013年美国货物及服务贸易逆差为4715亿美元,同比减少11.8%,贸易逆差占美国GDP的比重为2.8%,这一比重在2012年为3.3%。

  加大技术输出控制,延缓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入WTO以来,中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抢滩海外研发的热土,并渐渐跻身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近千家外资研发机构中,由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建立的就有300家左右,近1/3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均已在华设立了研发机构。美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凭借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可能对我国形成新的“技术封锁”,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形成延迟作用。

  中国正处于一个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十字路口。中国盈利模式实现重大转型以及产业实现升级已经不再是喊喊口号了。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核心,中国也应该在继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上加紧部署。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推动制造业“本土化”,由制造业“外包”转向“内包”。中国应吸收美国“产业空心化”教训,积极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包企业由制造业成本高的沿海地区向国内中西部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为破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程度较重等难题,需要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主要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设计和销售环节较为薄弱,亟须加快拓展制造业价值链,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全球化运营,全球化配置资源。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rj60l8ode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半年利润574亿

下一篇:下半年特高压、输配电、新能源领域将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制造业 再工业化
  • VisionChina北京 | 华北工控亮相机器视觉展:工业智控,助力产业繁荣

    6月19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VisionChina北京展(机器视觉助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华北工控亮相C01展位,并全面展示在机器视觉领域的创新成果,洞察现代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机遇,以工控力量助力机器视觉产业繁荣,期待与您的携手共进!相机,

  • 欧姆龙课堂培训 | 国产设备出海必修课《安全系统搭建》日程发布

    随着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进程加速,国产设备正以更高质量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设备需严格遵循目标国的安全标准,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设备及系统(如安全光幕、安全控制器和安全网络)的规范搭建,不仅是保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更是满足相关出口安全标准、赢得海外市场的关键。

  • 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2025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即将在沪盛大启幕

    共探数智化未来,共创新质生产力。2025年6月17日—19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全场景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为主题智能化,西门子,

  • 首赴华南工博会,欧姆龙以"超越人的自动化" 创新力量加速制造业质效双升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质效提升转型。华南地区作为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集群对精准控制技术、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为工业自动化创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欧姆龙,

  • 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圆满落幕

    2025年5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于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场以“双碳”为主轴的行业盛会,汇聚了众多技术、政策专家与企业代表。作为绿色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台达成为大会焦点,不仅分享了ESG成功实践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展示了全链路节能减碳解决方案,以前沿理念与系统性方案,为行业提供绿色转型的创

  • 华北工控PPC-3156QP:适用于电子零部件生产MES系统的工业级平板电脑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协同的背景下,MES(制造执行)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电子、医药等行业生产制造的实时监控、过程优化和资源管理等场景。基于市场及用户需求,华北工控打造了MES系统专用工业平板电脑方案。比如PPC-3156QP,可以轻松部署在电子零部件生产现场。工业级平板电脑,

  • 报名 | 2025年广东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智能制造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与系统性变革。在AI爆发式突破,“双碳”目标工业体系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国产化替代”成为产业突围必由之路等趋势的推动下,一场关于“智造强国”的新引擎正蓄势待发。在此背景下,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将联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电机电器分会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受阻 筹建研究所重振制造业

    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莱尔·布雷纳德称,美元走强和国外市场需求下降将继续打压美国出口,进而影响美国制造业复苏。舆论认为,美国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目前看来进行得并不顺畅。

  • 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重要启示

    从欧美国家发展“再工业化”战略中,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启示,分别是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管控“去工业化”趋势是国家的责任、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转型升级。

  • 外资制造业在华调整新一轮市场战略

    自进入2015年,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就业等问题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以及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提供的更为低廉的经营成本等优势,都促使外企将中国制造业市场上的生产线迁出。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倒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倒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提出“美国制造业行动计划”,欧洲推出“未来工厂计划”等。这些工业化国家的再工业化,绝不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重复和回归,而是通过寻找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支撑

  • 老生常谈:数字智造

    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业面对的最根本途径还是走自动化道路。而“数字智造”将有效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 欧美“再工业化”与中国突围

    当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回归实体”,实现“再工业化”都成为一种大的趋势。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 美欧“再工业化”效果初现

    随着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接连实现突破,美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初现成效,然而,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外包趋势仍然无法逆转。

  • 技术革命正在围堵中国制造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总统以及许多美国企业家,都在呼吁要“重新回归制造业”,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