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5月7日正式发布。《规划》的实施,不仅预示着未来惊人的市场需求空间,也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个五年计划的展开,中国制造业将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正式步入转型期。
《规划》给出了一连串令人兴奋的数字。比如,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等。更长远的目标是,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是,2011年到2020年,将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历史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不过1.6万亿元左右,仅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换言之,从1.6万亿元到6万亿元,从8%到15%,五年内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几乎将翻两番,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将上升约7个百分点。招商证券分析师的测算结果是:“根据规划,未来四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到20%。”
除了“数字蓝图”,国家将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等。
和《规划》同期发布的还有两个子规划,《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体来看,前者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后者的计划是,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申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发展目标,显示国家对铁路发展的总体战略没有变化。经过了去年的困难阶段,铁路行业正逐步回归正常化。
我国铁路“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建设16000公里高铁和1800列动车,目前还有60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未建设,900多列的动车未采购。我国铁路新建线路将进入交付高峰,新建线路大规模的竣工将带来站后工程设备和机车需求的大幅增长。据估算,20年我国交付铁路2022公里,2012年计划交付6366公里,剩下三年平均每年将交付6800公里左右。
虽然具体政策细节还没有出台,但已点名了未来政策方向的支持,对于符合政策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应该会有行政审批、税收等更多方面的优惠。因此,对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方面,201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距离2015年超过10000亿元的产业销售收入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根据《规划》,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都将是重点开发对象。
工信部还表示,为确保《规划》的落实,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并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