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对决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的大战引发的讨论与思考至今仍未止息,在广东,智能制造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就是“机器代人”了。
4月8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南方日报联合举办座谈会,主题就是:广东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机器代人”对广东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影响。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鲁云在现场发布了重磅“机器代人”调研报告。该报告是根据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点题要求,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10多个省直部门和高校支持下调研珠三角多市后出炉。
报告预测,“十三五”前三年,广东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建议分步实施“机器代人”,沿着从机器代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的四个阶段循序推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副总编辑王更辉主持会议。
现场座谈会上“机器代人”领域大咖云集,既有机器人龙头企业老总直指业内发展症结,又有研究专家学者分析发展趋势,还有政府部门负责人透露新政策。
现场大咖就“机器代人”会给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吗,对企业生产效率发挥多大作用,在国际垄断企业的挤压下广东的企业能否找到生存发展空间等众多热点问题一一展开了讨论。
焦点1
“机器代人”提高多少效率?
电子信息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约14倍
“大朗一家毛织厂,以前工人织一片毛衣要花40-60分钟。现在他们‘机器代人’,10分钟就能织一片,效率是原来的6倍。现在一个人能看10台设备。”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分享来自基层的真实案例。这家小工厂用“机器代人”后,8个工人就能带来400万元的年产值。
这一家工厂是一个典型案例。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鲁云在发布课题组报告时介绍,以东莞66%的制造企业实施的505个“机器代人”项目来看,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4.9%,产品合格率从89.3%提高至96.6%,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2.5%。其中,电子信息工业实施“机器代人”后增加值达800多亿元,增速比全市工业行业平均水平高8.1个百分点,每条生产线从24人减少到2人,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3.67倍,合格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广东省人社厅就业局副局长周玉光还介绍,分别有99.2%和82.5%的企业“机器代人”之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这是企业进行“机器代人”的主要目的。
不过,“机器代人”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贷款难,买不起设备,而且存在设备开工不足,一年有闲置几个月的情况。张国军介绍,研究院正在谋划提供更多的租赁设备服务,解决他们买不起以及个别月份闲置的问题。
焦点2
“机器代人”如何改变就业?
在先进技术领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根据调研,解决招工难、化解较高的劳动成本促使企业开展了“机器代人”。广东省人社厅就业局副局长周玉光介绍,“机器代人”替代作用明显,据统计,每台机器人设备平均可以代替6.5名工人,对于大部分企业能节约人工成本10%-30%。
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张庆云介绍,机器人的运用起到了控制成本的作用,据计算,一个普通产业工人平均一个月3500元成本,引进机器人后,一个机器人平均可以代替8个产业工人,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约30万元的人力成本。
“机器替代重复劳动明显,减少低端劳动用工,数据显示,开展‘机器代人’的企业用工结构也有所变化,普工减少19.3%,技工增加16.9%。”周玉光也强调,这也表明我省技工缺口将进一步凸显,随着“机器代人”步伐加快,部分岗位将加快淘汰,技工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需求明显增加,企业管理以传统管人为主转变为管机器为主。
“机器代人”会不会带来失业?社会上有一些人对“机器代人”对就业的影响产生疑虑,座谈会中有专家专门对此进行回应。中国广州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程德斌认为,制造业智能化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以德国的数据为例,德国总人口从199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000万左右,并且逐年小幅下降,1995年以来,失业率先升后降,2005年以后失业率逐年下降,从中可以看出,德国智能制造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并没有导致德国总体就业情况的恶化。参照德国,可见制造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在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领域,它反而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