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400多家机器人企业都是泡沫?

400多家机器人企业都是泡沫?

发布时间:2015-12-2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组装 零件

导  读:

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机器人企业就已达到400多家,但其中少有能做出优质产品的企业,更多的人只是买来设计、买来零件,然后组装出机器人。

前不久,中国最高领导人说: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句话的方向准确无误,同时,也代表着大大对产业的殷切希望,于是,机器人产业在中国迅速升温,批地、拨款、建工业园区,相关部门好像吃了一粒巨大的伟哥,激情四射,满世界地去咨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先进电机中心对这个现象感受颇深,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他接到的中国企业技术咨询量,是之前的好几倍。中国创业者向来癫狂,之所以容易失去理性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别人赚钱了,另一个则是领导说话了,本质上也是钱的问题,毕竟,领导一说话基本等同于补贴来了。

机器人 零件 组装

 

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机器人企业就已达到400多家,但其中少有能做出优质产品的企业,更多的人只是买来设计、买来零件,然后组装出机器人,这还是比较正规的企业,行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机器小人,他们炒热了市场却没有技术贡献,大有“骗一把补贴就走”的意思,如此这般,火热的机器人市场势必会急速形成泡沫,像团购,像90年代的互联网,像21世纪的房地产。当泡沫破裂以后,这群机器小人可以转战其他行业,相关部门也会有新的政绩目标,他们从不缺钱,只是泡沫一次又一次地消耗了社会资源,只留下一堆垃圾半成品,无处安放。机器人如此复杂,需要技术沉淀,真要好好考虑慢下来了。

机器小人:钢铁为何变泡沫?

其实,稍微了解机器人行业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纵然是单纯地组装也要比iPhone6s难60倍,就更不要提那些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了。现在,中国企业做机器人套用了“做手机”的老路子,大家从国外进口减速器、感应装置等核心配件,然后按照说明书组装出一个机器小人,但问题在于,机器人如此复杂,世界上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企业,能像“联发科提供手机芯片”一样提供机器人交钥匙方案,而且机器换人的需求尚不明确,这非常容易导致机器的钢铁变成巨大的泡沫,风一吹,就崩溃!

现在,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集中于汽车制造业,完成的也只是些喷涂、焊接等粗犷的程序,一些精密组装依旧要靠人类双手完成,目前还没有足够灵敏的机械手臂能模拟人类的神经元,中国制造业的管理者每年依旧要招聘数百万自然人来满足生产需求,此外,服务机器人正迅速升温,比如机器人服务员,态度和蔼;娱乐机器人美女,风情万种,还有医用机器人,从来没有医患矛盾…这些机器人看上去都非常拉风,但具体到中国的大环境,还远没有达到量产的需求,更何况,家用机器人的成熟要伴随着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包括感应灵敏度、大数据分析或者云计算等项目,也就是说,机器人要想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有钢铁的躯壳、还需要柔软的灵魂,所以,这些高端机器人不应该存在于大众视野内的宣传海报中,他们更应该安静地呆在实验室里,慢慢生长,他们之所以要急于摆脱子宫的束缚,把自己变成早产儿,最主要的目的无外乎赚钱以及迎合政绩。

机器小人,钢铁变成的泡沫会大量消耗社会的元气,这种元气不单单指钱,还包括尖端人才的培养,事实上,一旦社会上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好基础研究,毕竟,别人的成功、别人的享受会非常容易地刺激到那些本来要励志走技术路线的人,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来搞投资、搞宣传、搞演讲,却没有人把核心伺服器、减速器等零部件研究透彻,从而导致整个行业附加值低,未来也只能做些粗浅的工作。倘若笔者有钱,绝对不会大兴土木,建设恢弘大气的工业园区,只需要找几间冬暖夏凉的简易平房,拉一波有技术情怀的人搞研究,把大兴土木、大搞宣传省下来的钱给他们发工资,让技术人才获得足够的尊重,让知识、专利、经验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偶像。

慢慢走,机器换人需要时间

中国没有机器人,充其量只有机器小人,它要长大必须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关乎到制度、文化和人性。现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在过热发展,400多家的企业规模虽然显得恢弘,但如前文所述,这些都是泡沫,风一吹也就崩溃了,专家说,按照目前中国社会的需求量留下4~5家的优质企业就可以了,而且,从社会和谐的角度讲,我们也没有可能,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实现机器换人的策略。

笔者在很多的评论文章中都提及到人才培养的事儿,社会要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而且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人类不幸福,任何的GDP、技术、指标都是浮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因如此有了看似无限的廉价劳动力,正是借助这个无限的资源才有了中国制造的神话。现在,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一些龙头切眼开始转型,走一条机器换人的策略,但同时,他们要兼顾就业率。诚然,为了就业,去故意保留低端制造,这听上去像一个悖论,可国情如此,只能慢慢消化,也有专家说,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提供新的工作岗位,但问题在于,中国这一代工人的职业教育普遍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流水线工人升级到研发岗位上去,机器换人太快,有可能导致大量失业,从而引发社会问题,或许,我们只能等着这一批工人退休,同时,对一代工人进行技术培养。

中国要做机器人,最明智的做法绝不是由政府或者新来的创业者来主导,而且要由企业来主导,他们最了解制程需求,也知道就业状况,最容易把握好机器换人的节奏,政府与其把补贴都给了那些创业者,还真就不如给一些前沿企业作为机器人研发的经费,毕竟,一个机器人的成本相当于5~6个员工的年收入,要顺利导入不是容易的事儿。或许中国眼前的机器人战略,更应该换成自动化战略,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机器换人,而是人机结合,把人类从繁重、枯燥、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精力去成长,这才是正道!(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p7jfsqerj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为什么难以制造出好机床?

下一篇:机床业2015景气度指数:金属成形机床降伏最大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组装 零件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华北工控EMB-3513边缘AI计算主板:AMR机器人集群协作的硬支撑

    华北工控以嵌入式力量助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聚焦需求旺盛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着力实现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应用,新推出的EMB-3513主板搭载恩智浦i.MX93/91处理器,支持边缘AI计算,接口丰富,可赋能AMR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与集群协作。

  • 倍捷连接器珠海工厂新增Amphe-Lite产品线

    倍捷连接器(PEI-Genesis)得到安费诺最新的授权,在其珠海工厂添加Amphe-Lite系列产品的生产线,为亚洲用户提供更多产品和组装搭配组合。 Amphe-Lite系列具有轻量化、体积小、密度高、可靠性高等特点,且符合D38999第三代军用规格,代表最新的连接技术标准。

  • 西门子推出高性价比基本型工控机

    西门子近日再次扩展其工控机系列,推出了Simatic IPC327E箱式PC和Simatic IPC377E面板式PC。这两款无风扇基本型工控机针对诸多工业自动化应用进行了优化,性价比更高,尤其适用于HMI(人机界面)应用、组装工作站、仓储物流、数据采集(如生产和能源数据),以及生产网络和简单的图像处理。

  • ABB中国制造第5万台机器人下线

    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ABB今天宣布在中国制造的第5万台机器人下线。这台机器人是ABB中国研发中心研发、本土生产的ABB小型机器人代表产品IRB 1200,将安装在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比亚迪电子”)位于惠州的电子产品工厂,和众多其它ABB机器人产品共同应用于手机产品的机械加工、外壳抛光和组装。

  • 智能生产线“机器换人” LED加工时间缩短67%

    贴片、焊接、组装……在浙江省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威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全自动显示模组智能生产线贯穿整个车间,通过“机器换人”,企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初步估算,加工时间能缩短67%,成本降低30%以上。

  • 胜利精密转型智能制造 年利润增长80%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硬件设备将达到万亿规模。胜利精密拥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8.6亿元和2.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89.4%。收购的富强科技主要产品有自动组装机、高精度量测集成系统等,将公司业务拓展到智能制造这个新领域。

  • 福清核电2号机组完成主泵电机组装工作

    随着福清核电2号机组主泵最后一台电机与上电机支座组件拼组装工作的完成,2号机组的3台主泵拼装工作顺利完成,为主线工程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 2009年世界上最大的印刷机制造厂即将开建

        6月4日,小森公司宣布将投资100亿日元,用于扩建其位于日本筑波市的旗舰工厂。扩建工程将从今年9月开始,计划于2009年12月完工。届时,筑波工厂的生产规模将达到现在的两倍,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印刷机制造厂。小森公司总裁兼CEO小森善治表示,“我们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正经历着强势增长,

  • 鞍钢十年技术改造走出自主创新之路

            目前,鞍钢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以上产品已调整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板材,近年来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在生产线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8月,位于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济钢)新厂区的建设现场,近千名

  • Evco Plastics在中国实现自动化生产

    远离其位于威斯康星州德福里斯特的企业总部,EvcoPlasticsInc.在中国华南繁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布局了雄心勃勃的战略。在北美洲,Evco主要为工业和农业机械客户制造大型零件。这家有着53年历史的公司在东莞建立了新工厂,新厂的重点产品体积很小。虽然该工厂的最大注塑机还处于闲置状态,但全电注塑机在10,250平方英尺的8级

  • 最美职工手工精度赛过数控机床

    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0.010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零件公差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称为“文墨精度”。

  • 世界上最大激光3D打印装备武汉问世

    “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俗称激光3D打印技术)”日前顺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深度融合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特征的激光3D打印技术,由4台激光器同时扫描,为目前世界上效率和尺寸最大的高精度金属零件激光3D打印装备。

  • 一个机器人顶五个操作工

    “一个智能操作机器人,可以代替四五个操作工”,启动无人生产线上的智能操作机器人,一个个等待机床加工的零件,就能在“机器操作工”的点对点操作下,精准快速地完成上料、下料工序。

  • 让旧设备焕然新生的神奇工厂——沃尔沃再制造中心

    与制造一个新零件相比,沃尔沃再制造产品可以减少75 %以上的能耗,材料消耗也降低了80%,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保价值角度评估,再制造都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对于设备用户和经销商而言,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也使得财务、备件等方面的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国内机床企业必走中高端道路

    国内机床企业必走中高端道路。机床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环节,它在零件加工等众多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机床工具企业要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开展降本增效活动,控制和保证资金流,维护资金链正常衔接,确保企业正常的运营。

  • 探秘国际大牌手机的零件代工厂

    探秘国际大牌手机的零件代工厂。为国际大牌手机厂商做零件代工的企业是什么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北京孔方科技有限公司,为好几个国际大牌手机厂商供货,生产各种小型的钕铁硼磁片,用于手机扬声器、耳机、震动马达等零件,年销售额四五千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是生产加工车间。

  • 小型盘类零件的精密加工

      零部件体积越来越小,而精密性要求却越来越高。为顺应这种趋势的发展要求,EMAG公司研发了模块化结构的机床系列VG 110。   VG系列倒立式机床是EMAG公司专为加工小型和特小型工件而设计的。VG 110是一台生产用磨床,用于批量加工高精密零件,可以实现内圆磨、外圆磨、非圆磨以及硬车 + 磨削的组合加工工艺。机床占地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