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制造业如何转型?发展中小企业是根本

制造业如何转型?发展中小企业是根本

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制造业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导  读: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制造业该如何转型升级?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制造业发展困境思路或许值得借鉴,总结起来就是从基础做起,重点帮扶中小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最近4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回升,但仍处于50%的荣枯分界线以下。此外,新业务总量、用工量、采购库存等指标也均不乐观。中国制造业会不会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熬过了2008年,却熬不过2015年呢?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内忧主要表现在成本优势渐失。近年来,随着劳动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以及各种资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世界上生产成本最低的制造业基地。据统计,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仅高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达到了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0%,珠三角、长三角更是达到美国制造业成本的95%,甚至有个别企业家到美国办纺织厂,因为成本比在国内还低;外患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骤减。中国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如今在世界经济疲软、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实施以及落后国家成本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国制造业面临新出口订单下滑,境外需求乏力等状况。最新调查显示,新接出口订单已创下2009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

    面临如此压力与困境,这或许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所必须经历的阵痛,这种阵痛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目前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结束这种阵痛,帮助中国制造业走出困境。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制造业发展困境思路或许值得借鉴,总结起来就是从基础做起,重点帮扶中小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制造业均遭受重创,美国和德国也未能幸免,为重振制造业,两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以帮扶中小企业为突破口,美国2009年向中小企业贷款130亿美元、2010年给中小企业提供120亿美元减税、花费7亿美元经费培训50万名工人输送给中小企业,德国同样向中小企业贷款70亿欧元、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企业税费起征点由25万欧元升至50万欧元)、对中小企业工人予以薪金补贴等等。在中小企业复苏之后,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了“工业4.0”等战略,实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来看效果都十分理想。我国现在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这与“工业互联网”、“工业4.0”殊途同归,都是瞄准了新一轮的制造业改革。我们在参考学习发达国家制造业顶层设计的同时,不能忽视它们基础路径选择,那就是以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带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完成制造业转型。

    中小企业一直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目前占中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中国60%以上的GDP,65%以上的专利,75%以上的发明设计,80%以上的新产品,这有力地反驳了“中小企业无用论”、“拾遗补缺论”、“落后产业论”等观点,中小企业理应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从生态论的视角审视中小企业,可以更加明晰地发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解困的关键所在。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更加适应制造业由工业时代“大鱼吃小鱼”向信息时代“快鱼吃慢鱼”的转变。信息时代,制造业想要生存发展,不再是看谁的规模更大,而是看谁的动作更快,规模成本的缩减效用已远远不及产品研发更迭的效用。特别是当经济出现不景气或结构性衰退时,中小企业的表现往往比“全能全面”的大型企业优异。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促进整个制造业企业生态链健康、有序发展的推动力量。现代制造业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动态系统,企业群体一方面相互依赖,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遵从价值规律争夺资源、追求利益,优胜劣汰。在企业群体的演变过程中,新的企业、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种对立统一的企业关系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可以说市场体制下中小企业既是环境变化的原因,又是环境变化的主要承担者,中小企业持续的壮大成为了推动企业群体演变的主要力量。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路径,更是打造中国经济活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需战略的有效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企业的大规模海外投资、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的转变等,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担当主体,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才是中国战略转型和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的关键所在。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tojjcktatb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制造且慎言弯道超车

下一篇:深度:TPP对中国制造业有哪些影响?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制造业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 科技与工业周报 (2025年4月第一周)

    本周,中国政府发布多项政策文件,旨在推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落实国务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指导意见。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智能化,

  • 吉方工控亮相海石合作伙伴赋能峰会,共创智能零售新未来

    2025年3月14日, 在行业瞩目的年度盛事——2025海石合作伙伴赋能峰会上,吉方工控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制造业,智能制造,

  • 强强联合!华龙讯达与华为签署2025 KPN战略协议,共创数智新未来

    近日,华龙讯达应邀出席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并现场签署2025年鲲鹏伙伴网络计划(KPN)伙伴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鲲鹏计算生态深化技术合作,共同打造工业数智化转型标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处理器,自动化,智能化,自主创新,

  • 从数据到价值:台达助力半导体原料企业效能跃迁

    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制程升级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命题。然而,物理层面的设备与产线改造升级可应用自动化方案实现,较为从业人员所接受;而主要由数据驱动的系统性管理升级则有更强的实践依赖性,更值得关注。台达,中达电通,

  • 华北工控PPC-3312QP:专为工业控制人机界面设计的12.1寸触控平板电脑

    随着制造业转型发展提速,人机界面作为先进制造设备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华北工控推出了专为工业控制人机界面设计的12.1寸触控平板电脑PPC-3312QP。触摸屏,

  • 赋能长三角 向“新”再出发

    随着制造业提“质”焕“新”步伐不断加快,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正经历着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近日,魏德米勒移动数字展厅加“数”出发走进长三角,聚焦机器人、半导体、智能装备等区域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以技术产品展示、主题交流会、沉浸式互动等形式为当地企业高质

  • 双“展”齐发,助力产业数智转型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不断迈进,以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贴近客户挖掘深度需求,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锚点。11月,工业联接专家魏德米勒的脚步加“数”出发 ,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开启产业数智转型新篇章。

  • 双“展”齐发,助力产业数智转型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不断迈进,以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贴近客户挖掘深度需求,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锚点。11月,工业联接专家魏德米勒的脚步加“数”出发 ,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开启产业数智转型新篇章。

  • 工信部:推动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10月26日上午,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秦志辉,介绍了工信部在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

  • 2019中国国际产业园区大会在无锡召开

    据 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定位、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工业,智能制造,无锡太湖,

  • 西门子携手惠州推动两化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

    与惠州市在智能制造、职业教育、智慧交通、绿色城市等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搭建德国“工业4.0”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对接平台,推进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继与广东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西门子进一步落实与广东省各级城市的全面合作

  • 当东莞电子遇见佛山制造可互补智能制造

    作为制造业城市,佛山、东莞两地一把手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只是制造业大市,而不是制造业强市”。制造业作为两市发展根基,创新驱动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基础。因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两市创新驱动主要阵地和目标。

  • “智造未来?创新服务” 2018(第六届)先进制造业大会隆重召开

    以“智造未来·创新服务”为主题的“2018(第六届)先进制造业大会”于2018年5月8—9日在上海浦东绿地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大会迎来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近千人参加。大会举行了开幕式、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本届大会掀起了探讨智能制造的热潮。主论坛汇聚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业界领袖,围绕智能制造前沿理

  • 制造业转型升级要过五道关

    我国现在是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选择是痛苦的,企业家变革首先要革自己的命,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蜕变重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眼光既要向外,准确看到新时代环境的改变及趋势,又要向内,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其中有五道关口是必须攻克的。

  • 李克强喊话制造业代表:让老树发新芽,新树深扎根

    李克强总理3月7日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一位旗舰级制造业企业代表介绍,通过“互联网+”,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实现了老基地技术改造和老产品转型升级,使老树焕发了新芽。总理说,不仅要让“老树发新芽”,还要通过双创让“新树深扎根”,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性创新

  • 创新驱动助推玻纤企业转型升级

    2018年玻纤行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预示着玻纤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动力源泉,同时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冲破固有的模式,这样才使得技术创新的成果竞相迸发、创新成果的转化水到渠成,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推动玻纤产业未来的发展。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