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机器人国家,据悉,发那科和安川电机两家日本企业就占据了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但是在日本机器人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制约着这个机器人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发展。
隐患一:日本严重的机器人情节
要说机器人情结,应该属日本人最严重了。不管是《我的机器人女友》这类电影,还是现实中东芝的仿真美女机器人、软银公司“有感情的 Pepper”,他们不单只把机器人当作一种为人类提供帮助的工具,还想让机器人成为有感情的伴侣,作为家庭一份子。
日本人不仅在研发机器人上延续这样的念头,就连做机器宠物也要做得像模像样。从1999年开始,索尼公司制造的机器狗Aibo就曾风靡一时,很多人都把他们当真正的宠物狗来看待。1999年至2006年之间,索尼曾推出过好几代Aibo机器狗产品,迄今为止他们卖出的Aibo机器狗总数已超过15万只。
日本对机器人的迷恋实在让人有点恼火;但在一个逐渐迈入高龄化的社会,将机器人视为能陪伴老年人的工具是可以理解的。Yoshida的老妈妈也住在日本,她有一天看到电视上Honda的广告,ASIMO在意大利的某个乡村广场跟一群小朋友玩,就跟Yoshida说ASIMO真是太可爱了,她也希望有它在身边做伴。
Honda的机器人ASIMO
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信任ASIMO或Pepper能挑起妥善照顾老人的责任。
人形机器人Pepper
Pepper机器人身高4英尺(约122公分),脚下有轮子,胸部配备一台10.1寸平板计算机,用以显示所查询的讯息;软银表示,Pepper是透过云端的人工智能进行控制。软银执行长孙正义(Masayoshi Son)则强调,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开发目标是“赋予机器人一颗心”,能“读”出人类的情感,并与人对话。
Pepper的头部配备四个麦克风、一部摄影机以及一个3D深度传感器;躯干部位装置了陀螺仪,头部与手部则有触觉传感器。可移动的基座配备两个声纳装置、四个雷射以及三个碰撞传感器,一个陀螺仪;移动速度最高可达时速3公里。
很重要的一点是,Pepper并非服务型机器人,它不是来帮人类打扫房屋或是在花园除草,它是设计来讲故事给小朋友听、跟人们聊天,有点像是家庭宠物的角色,总之是娱乐用途的。但也因为如此,让人不不太明白Pepper打造成人形的原因;如果它不做那些我也不想做的事情,又为何要有一个机器人?难道真的需要一个讲话幽默机智的机器人?
这是90年代Sony旗下计算机科学实验室(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y)的土井利忠(Toshitada Doi)的往事,当时他正利用人工智能开发Aibo机器狗,在被问到为何开发娱乐型而非服务型机器人时,他坦白讲到:“因为如果是娱乐用途,消费者会更容易原谅机器人所犯的错误。”
十年后,日本遭遇了2011年的“311”大地震与海啸,有第一批机器人进入了福岛县的受损核电厂收集资料,它们当然不是日本厂商所开发的娱乐机器人,而是美国厂商iRobot经过战争测试的Packbot。
在产业界致力于开发更优秀机器人的此时,选择开发娱乐型机器人──无论它们是否被投入了大量心力──其实是一种逃避。你认为呢?谁都希望机器人能替代人类做很多粗重工作的人吧?
不在家的人希望机器人能够做的更多,而老妈妈想要的是交流陪伴,Pepper机器人的出现,在无法平衡二者的关系时,鸡肋机器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索尼在去年3月关闭了Aibo机器狗的售后服务,而限量上市的300台拟人机器人“Pepper”,在1分钟内售罄。
隐患二:日本机器人产业走错了路?
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政府和民间共同发展医疗、护理、家务等领域的新一代机器人产业的动向日趋活跃。欧洲正在启动一项总投资额为28亿欧元的共同研究计划。美国则在推进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的尝试。而日本也主导了生活辅助型机器人的国际安全标准制定,形成了助力日本企业在该领域展开国际竞争的态势。政府和民间都对新一代机器人这一未来市场虎视眈眈,竞争正在愈演愈烈。
对于日本机器人产业来说,2015年将是关键年。迄今为止,日本关注的多是人形机器人,很多大公司都用它来提升形象。而在海外,主流则是根据需求开发机器人。除清扫外,在手术或应对核电站事故方面,机器人也都发挥着作用。日本的机器人能否挖掘市场需求实现飞跃,其真正价值将接受考验。
熟悉机器人的索尼电脑科学研究所的北野宏明所长说:“无人机的时代将要到来”。理由很简单,他指出“模仿人类行为的机器人可以被人类代替,因此需求是有限的;而可以做出人类无法做到的事情的机器人,其需求是无限大的”。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的拉法埃洛·丹特雷亚(音译)在无人机领域先行一步。他所开发的无人机依靠4个螺旋桨在空中自由飞行。此外,他还是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已被美国亚马逊(Amazon.com)收购。其技术正在给亚马逊的提供物流支持。
大多数日本以外的机器人企业都是在依靠军事需求积累技术的基础上,抓住市场需求不断成长的。美国iRobot公司的清扫机器人“Roomba(伦巴)”以及美国Intuitive Surgical的手术辅助机器人“达芬奇”都是很好的例子。中国也在不断开发警用的机器人。
日本也开始了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工作。在福岛,日立制作所和东芝等为核电站的废弃作业开发出30余种机器人,它们都发挥着作用。很多相关企业正在不断开发护理用机器人。世界机器人技术人才辈出的机器人世界杯足球锦标赛(RoboCup)也于约20年前在日本起源。日本机器人开发的功底将接受考验。
在以往,机器人产业给人的印象只是机械产业的一个分支,但如今机器人却成为了一个考验综合实力的领域。负责高达计划技术指导的早稻田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理工学术院教授桥本周司指出,“机器人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所谓机器人就是拥有身体的计算机”。就像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人类与机器人的共存带来社会与价值观的变化和不安,而人类无法回避“如何去面对这些变化和不安”这一研究主题。
法国企业Parrot公布消息称,即将面向日本消费者发售的超小型无人机和步行机器人。围绕机器人研究以及利用机器人的商业模式的开发竞争正在全球铺开。在发布高达计划的记者会上,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指出,“日本的机器人技术正面临危机”,表示被美国谷歌收购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类似高达的高性能机器人的开发方面已经走在前头,对日本目前的机器人开发与技术表示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