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技术水平有限,国内客户对于国内本体企业的认可度较低,加之整机产品又缺乏成本优势,因此在选择时自然更青睐于国外品牌。
“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是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时的一段重要讲话。
一时间,“机器人”这一先进制造业的概念,再次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不过,来自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的最新数据却显示,尽管去年中国共采购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领先的4家本土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产品,仅占国内市场的5%,而6家日本公司的产品,却占据了中国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可以想见,作为“皇冠上明珠”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必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面对基础薄弱的现状,中国应如何避免培育市场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
迎来发展黄金期
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关于机器人的这番讲话,让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关部长哈恩晶感到非常兴奋。
“不管是国家战略需求还是企业实际需要,工业机器人产业都到了比较红火的时期。”哈恩晶对记者说。
工业机器人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当前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兴起,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已经拓宽到工业制造的多个领域。
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9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2.4万台,预计未来产量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
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村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时期,尤其是进入2010年后,“用工荒”与人力成本过高,已经成为禁锢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忆文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国内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以及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之际,对于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有着更多的要求,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南方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传统劳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迎来了发展黄金期。”赵忆文说。
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常春也对记者指出,国家已经出台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在上海、昆山、青岛和常州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
“此外,多家外资机器人企业在国内设厂,国内也有多家企业正开展工业机器人集成制造业务。同时,部分企业正在增加机器人的使用比例,比如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业公司。”常春说。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