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这个曾经的朝阳产业何以迅速陷入全行业困境?对于很多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来说,是否真的还没有见到朝阳,便已迎来夕阳? 光伏为何如此“短命”?
2011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业进入“寒冬”。欧洲光伏补贴下调、美欧“双反”等负面消息传来,如今欧盟也紧随脚步,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印度也有蠢蠢欲动之心,无疑对光伏业是雪上加霜。因此,对国内光伏企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一些光伏巨头如尚德、赛维等也被“倒闭”等负面新闻缠身。
欧洲反倾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的“双反”调查仍在继续,来自欧洲的“反倾销”危机接踵而来。面对欧洲企业特别是德国老牌光伏企业SolarWorld再一次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行动。
8月22日,多家下游企业向经济观察网确认,欧洲委员会(EC)已经要求欧洲的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制造商,完成一份调查问卷。EC将根据这些问卷结果,决定是否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太阳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该调查问卷共8个问题,包括是否支持调查,产能,产量,销售额、总就业人数等信息。
按照欧盟的规则,会在接到调查申请之后45天之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7月24日,欧洲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主任陈惠清认为,“从目前欧盟各方的表态来看,欧盟立案的过程有还可能会加速。”
印度有意跟随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后的连锁反应,不仅吸引了欧盟的跟随兴趣,被称为新兴市场的印度也有意跟随。
印度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可能也于近期提起对大陆太阳能产品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申请。
在太阳能主要消费市场欧元区疲弱之际,solarbuzz最新报告指出,美国太阳能发电今年超过3GW加州模式超越补贴依赖,而印度与中国也可望成为今明年的主要成长动力之一。
台湾中美晶董事长卢明光表示,在太阳能双反贸易战扩大,如若印度将跟进欧盟推动贸易障碍政策,将压制陆倾销趋势,并使竞争对手更加谨慎小心。
目前印度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已多次向印度商会提交反倾销申诉书,但由于产品范围界定方面存在问题,印度政府已经让申诉方进行了多次范围修改。
他指出,在压制竞争者杀价情况下,与先前相比,第三季价格看起来“没那么乱”。
他说,成本控管得宜、开发高效率产品以及财务结构相对优于竞争对手的台湾业者不易被淘汰,贸易障碍对于台湾仍是短期的机会,观察全球贸易变化,在障碍林立的情况下,市场将在1-2年再整理并逐渐恢复健康秩序。
光伏大佬集体危机
近日,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商宣布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警告,截至2012年7月24日,由于该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已不满足纽交所上市准则。纽交所相关规定显示,若上市公司的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1美元,将被视为低于标准。根据纽交所规则,公司在收到通知后6个月内,任意1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1美元,且前溯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超过1美元,则可以继续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意味着大全新能源必须在6个月内将股价恢复到高于1美元的水平,否则将面临退市。
大全新能源现今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勇闯海外资本市场的光伏企业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
“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大全新能源是第一个公布收到纽交所退市警告的企业,但其他同行实际上也面临与大全新能源相似的境遇,收到退市警告或许将不止大全一家。”前述何姓负责人坦言。
那些曾给投资者带来无限亢奋的光伏概念股,目前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正面临着“1美元魔咒”。
8月23日,无锡尚德收于每股1.02美元,与2008年无锡尚德巅峰时期的90美元股价相比,已跌得惨不忍睹,这距离8月15日施正荣卸任无锡尚德CEO已经过去了一周。显然施正荣退居二线的行为早已不能挽救“飞流直下”的股价。此前的8月1日,无锡尚德报收于每股1.01美元,盘中曾一度跌至0.81美元,这是该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以来股价首度跌破1美元大关。
8月23日,赛维LDK股价收于每股1.45美元,与2007年9月27日其飙至每股76.75美元的历史最高股价相比,目前的股价连彼时的零头都不如。
不光是这两个在成立之初被资本热捧的光伏大佬们面临着退市魔咒,大部分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也面临相同的境遇。8月23日,中电光伏收于每股1.7美元,晶澳太阳能收于每股1.05美元…
1美元退市魔咒成了悬在光伏企业和投资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行业人才流通混乱
去年,北极星光伏招聘网资深招聘顾问李香女士受邀,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SNEC第六届太阳能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展会上,李女士对多家知名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针对光伏行业人力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与了解。
光伏行业在我国既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又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早期,有很大一部分非光伏企业在得知光伏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之后,老板们一窝蜂的都涉足光伏这行业,没有技术,没有人才。遇到寒冬就失去竞争,又一窝蜂的全部消失。光伏 光伏为何如此“短命”?很值得光伏大佬们深思,企业若想发展,技术则成为了关键因素,尤其是光伏行业,因为我国从事光伏行业的人才很少,高端的研发型人才更是极为短缺。各企业间通过高薪等手段互相挖人,跳槽频繁,尤其是在江浙沪一带更为严重,从而导致光伏行业的人才流通非常混乱。
光伏行业若想重返辉煌,就必须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拥有高端的研发型人才。
此次的光伏寒冬,引起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洗牌也正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中。更意味着没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终归要被淘汰,整个行业要回归理性。这对于光伏业来说,由注重价格战转移到品牌的树立,更有利于持久性竞争。也是光伏企业寻找人才、考验人才的时候,适者生存在企业竞争中是不变的真理。不管如何,对于整个光伏产业而言是一次真正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