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日关于印度即将对进口自中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消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对记者说:“预计未来几天印度会正式发布立案公告。”
7月19日,“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1-5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56.3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出口的硅片、电池片、组件量分别增加了21.6%、36.4%、40.7%。中国这三类光伏产品的产量均超过了全球产量的70%以上。
第一大出口市场
印度是中国光伏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CPIA)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产品共计18.19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32%以上。张森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光伏产品占比将突破50%。
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光伏产品包含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其中组件占比接近90%。今年1-5月,中国组件平均出口价格是0.368美元/瓦,同比下降26%,中国出口至印度的组件平均价格为0.35美元/瓦左右。
张森分析,印度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的原因是,中国对印度光伏产品出口量激增,出口价格较低。
印度反倾销案立案后,将在3-6个月内进行初裁判决,未来可能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实施配额管理。
张森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对印度光伏产品的出口将激增,印度进口商会争相在反倾销税征收之前进货,印度或将在2017年维持中国光伏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国的地位,但2018年之后,中国对印度光伏产品的出口情况将不容乐观。
美国市场
在印度贸易救济案件之前,美国商务部于5月23日发布公告称,将启动对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这就是美国“201调查”。该调查将于今年9月22日作出损害认定,并于11月22日前向总统提交调查报告。
今年4月26日,因巨额亏损进入破产重整的美国Suniva公司,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201条款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申请对非美国制造的所有太阳能光伏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这并不是美国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美国曾分别在2011年和2014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过两次“双反”调查。
美国光伏市场2016年对组件的需求量为14.7GW,同比增长102%,继中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位。而美国本土的组件产能不足2GW,实际产量仅1GW。
2016年中国大陆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组件约为3GW,占美国光伏组件市场需求的20%左右,由于美国此前已经对中国企业进行了两轮“双反”,多家中国光伏企业采取了在马来西亚、加拿大、越南、泰国等地建厂,并出口美国的策略。从全球来看,所有中资企业对美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大约为6GW, 占美国光伏市场的41%。
张森表示,与印度市场类似,今年下半年“201调查”结束之前,美国进口商将可能加大从中资企业进口光伏产品,而2018年之后或将出现回落。
美国“201调查”将针对所有非美国本土生产的光伏产品采取措施,可能实施配额制或直接征税等多种形式。不论对中国大陆的工厂,还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工厂均将造成较大影响。
近几年,中国光伏行业遭受了来自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土耳其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影响金额超过250亿美元。张森认为,虽然“201调查”增加了变数和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打击中国和第三国产能的同时,也打击了美国下游的安装商和进口商,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双方的谈判就显得尤为迫切,可以此来推动对原有“双反”案件的和解。此外,中国光伏企业也可以考虑在美国建厂,优化企业产能的全球布局。
张森认为,总体上来讲,光伏对外贸易进入了“2.0时代”。由过去简单出口和规避贸易摩擦,到现在需要应对逐步升级的贸易摩擦,企业的出口方式和市场分布都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