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相继制定了电动机的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制度,明确了电机节能与效率提高的时间表、执行方式与实施范围。比如,美国在EPACT标准之上制定的NEMAPremium超高能效标准、欧盟的EU—CEMEP标准、澳大利亚AS/NS1359.5—2000和我国GB18613—2012标准。
在电机系统节能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的速度,加大了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2009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效、超高效电机应用列入惠民工程;2009年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2010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又将高效电机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重点节能九大工程,提出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
电动机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电动机行业面临多重考验,企业转型势在必行。水电建设的移民、环保问题,风电技术标准、政策导致“弃风”严重,太阳能发电长期受困于“平价上网”尴尬,“安全高效”核电解禁之路仍不明晰等等,一系列难题客观上也对电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电机产品虽种类繁多,但效率不高,“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高效电机的推广情况与全球差距较大。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电机能效准入标准,基本已全部使用高效电机,部分地区开始推广使用超高效电机,其电机系统的运行效率比我国高3~5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恰好等于高效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平均能效差距。
一方面是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大幅减少,给大电机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中小电机进入“高效节能”环境,行业“洗牌”不可避免。电机行业发展遇到瓶颈,企业转型已成必然。
我国能源相对缺乏,优质能源严重短缺,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电动机是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符合国家利益。“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其中全国燃煤电厂发电消耗原煤15.9亿吨,占比48.9%。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节能空间十分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机平均效率低3~5个百分点,运行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电机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其中电机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60%~70%。根据调查,我国IE1等级的电机市场占有率接近90%,而企业达到IE2以上的高效节能电机比例只有10%左右。因此提高电机能效将是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粗略估计,如果将在用的普通电机全部更换为高效电机,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600亿~1000亿千瓦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采用高效电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在电机的全生命周期中,初始购买、安装和期间维护费用只占全部费用的10%左右,而运行所需电费将占到90%左右。选择高效电机从而节省电费,长期来看更符合企业利益。
2010年全国电机用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若全部采用高效电机,可使电机系统整体效率提高3%~5%,每年节电600亿~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按0.6元/千瓦时估算,年节省电费360亿~600亿元。
采用高效电机符合企业长期利益。此前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节能意识,因此国内市场尚未全面打开。但在政策推动与企业自身利益考量的双重作用下,高效电机领域孕育着庞大的需求。
我国电机行业的“高效节能”之路早已开始,高效电机行业前景乐观。我国电机行业“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到,“‘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围绕‘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装备制造调整和振兴,新能源领域技术的大力推进,优化发展一批高效节能环保重点产品,淘汰一批普通效率的电机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高效电机”也开始步入“深水区”并进一步细分。未来五年,我国市场会增长得更快。随着高效电机的推广,很大一批中国本土的不具备生产高效电机的厂商将会被淘汰而退出市场,市场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电机行业推进“智能制造”
推进产能合作,避免低端恶性竞争。电机行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已经有发电、输变电龙头企业率先垂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我们希望行业内凡具备一定条件的优势企业,都应当积极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扩大市场空间,提高国际化水平。
摆脱出口电动机无序竞争的根本在于避开市场的恶性低价竞争,走高端产品、特色产品之路。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品种单调、结构落后的局面,瞄准高端市场,重新定位,不断推陈出新。在国外,欧盟国家电机制造业总体上以中小企业为主,其高技术含量电机的市场定位比较稳固,一方面他们积极生产高效电机,节省能源;另一方面,他们再对同样的产品进行巧妙设计,使电气性能比我国同等功率的电机要好很多,我国产品如果还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很难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
加快在重点行业全面推进“智能制造”。面对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降低、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的情况,加之下游行业对于电机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我会建议在对于电力装备等具有良好实施基础的重点行业加快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加大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扶强扶优,重点突破。建议在后续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在做好智能制造体系框架和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大在重点行业推广示范力度。智能制造,重在落地,智能制造关键在于行业全面实施。通过在重点行业营造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的氛围,顺应用户行业对于产品档次提升的需求,从而整体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
智能驱动,借力“一带一路”。为进一步拓展国内电机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国内电机产品出口企业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扩大出口渠道,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未雨绸缪、开拓思路,才能在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电机企业应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早日实现电机行业的由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