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扫地、洗衣乃至煮饭烧菜,这种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正在人们的身边真实上演。机器人,其实是利用科技让机器实现人才能进行的动作,目前分为工业化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而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活跃在第一线、普及率最高的家用服务型机器人。
据相关机构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机器人吸尘器线下零售额同比增长11.8%,高于吸尘器市场平均增幅。机器人吸尘器的均价虽远远高出普通吸尘器,但随着智能家具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接受和使用扫地机器人。
从吸尘器到智能化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的诞生再度掀起解放双手的“革命”。常见的吸尘器都是手持的,需要人为操作,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手臂酸痛,比较辛苦。而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
对比起传统的吸尘器,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清扫,会根据家庭环境,自动规划清扫路径。智能扫地机器人除了清洁地面和灰尘,还可以进入沙发底、床底等家具底部进行清洁,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展。目前,市面上基本是采用圆碟式设计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搭配它的超长边刷,还有自动清扫、沿边清扫、重点清扫等多种清扫模式,可以相互结合,很容易清洁到房间的边边角角,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
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最早是从吸尘器转化而来,发展到现在,扫地机器大多拥有完整的清洁系统,能够通过红外线或超声波侦测系统判断地面情况,主刷配合左右边刷担当清扫主力,电机强力将垃圾毛发吸入集尘盒内,有一些扫地机器人还拥有水箱拖布、杀菌灯等清洁部件,能够实现扫拖一体、杀菌除螨等额外清洁效果。而当机器人没有电时,会自动充电,整个过程都不需人工操作。
“三位一体”到APP远程智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扫地机器人的功能也已经不限于扫地,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化。从单一的扫地功能到实现扫、拖、抹一步到位,现在又正进行从随机式无规划清扫到有规划式、导航式深度清扫的转变。
目前某些专业擦地机器人就采用了卫星三点定位GPS室内导航规划,在干擦模式下,机器能够以直线来回清扫的方式来完成全面整体覆盖;而湿擦模式下则会以Y字形完成深度强化清洁。跟普通扫地机器人相比,基本已经规避了随机乱走、重扫漏扫的弊病,进入了规划式清扫的初级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长时间出门在外,希望家里每天都能依然保持着如你所在那样洁净,即使你不在旁边,也无需担心扫地机会因为迷路或者被卡住而白白耗费电量直至关机吗?手机APP的加入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采用了APP远程操控技术的扫地机器人,用户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出差在外,只需通过APP,即可实现远程操控,监测扫地机的运行状况。WIFI远程智控是目前扫地机器人提升智能度的一个方向。
另外,除了APP远程启动之外,有些扫地机还采用一键式设计,有老人的家庭不用担心复杂的操作流程,只需要轻轻按一下面盖上的启动开关,它就会自己开始工作,工作完成后自动回到充电座上。目前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拥有了预约清扫和自动回充功能,能够保证在不需要人插手的情况下,自动化完成整个清扫流程。
“智商”需提升标准待完善
虽然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面对实际情况,扫地机器人还是有点“笨”。其中,扫不干净是最大的问题。比如,扫地机器人事先规划好清扫路线,但当清扫过程中主人挪动下桌椅或其他家具时,机器人不会立即作出反应。有些家庭房间到房间之间的门槛有较大落差,而机器人翻越门槛的高度值是恒定的,造成进得去出不来或压根进不去。有些扫地机器人进入绒垫后便动弹不得。现实中的情况千变万化,智能机器人遭遇各种情况时及时作出判断,采用合理方式解决,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
其次是噪音问题。因为吸尘需要大功率才能吸得干净,而功率越大噪音越大。传统吸尘器的噪音值会达到75分贝-80分贝,扫地机器人的噪音值通常也有60分贝左右。 另外,毛发、数据线、百叶窗绳等,只要留在地面上,扫地机器人都会毫不客气地一一吸入体内,直到把自己缠绕到动弹不得。
此外,行业标准的缺失也影响到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和普及。一个扫地机器人需要的零部件可多达上千个,需要更换的耗材也很多,如边刷、滚刷及HEPA滤网等。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扫地机器人的耗材没有统一化和标准化,导致消费者在更换耗材时不方便。
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始了走向成熟的蜕变。各大厂商的加入,使得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在价格方面,其实扫地机器人早已脱去“高高在上”的外衣,现在仅需千元出头就可以买到一台扫吸功能相当不错的入门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