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到来,中国制造业能做什么?在起步晚、基础弱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突围?……7月15日,由南方日报中山记者站、中山市高层次人才俱乐部、第五创众筹平台、中山市湖北商会主办的“对话郎咸平”经济高峰论坛举行,郎咸平现场讲解了新经济形态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促制造业升级
郎咸平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登场,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与在场听众分析新形势下,制造业发展遇到的困境以及破局之道。
郎咸平指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需要看到,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也为企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机遇。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传统制造业,还未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对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他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工具为企业提供了海量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加了解用户的产品需求,从而进行精确的产品定位和设计制造,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郎咸平现场列举企业利用大数据开发产品的经典案例。他介绍,美国某家大型连锁超市,曾发现一位年轻女士开始购买不含香精的洗发液,基于过往消费数据分析,得知其已经怀孕,并针对其开展婴儿用品促销活动。此外,国内的制造业产品也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海尔天樽空调的问世,曾是源于67万网友通过网络平台提出的诉求和建议,并参与设计。企业内部创客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海量数据,最终设计制造出了具有防空调病、自动检测雾霾、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新产品。尽管该空调产品单价昂贵,但其单日最高销售仍达到1228台。
郎咸平介绍,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反馈的信息,被企业内部创客获取,通过分析产生新的产品创意设计,最终生产制造的新产品,再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闭合体系,不仅让产品更加贴合用户需求,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在各环节中得到了节约。
郎咸平表示,目前制造业最大的“痛点”是,库存积压太多,且产品较为单一。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共鸣。记者身边多位企业家,纷纷小声议论起自己企业的产品积压问题。在出场休息之余,企业家也在结合郎咸平的讲座,相互分析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精彩言论 谈困境
“产品单一、库存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中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工业2.0——流水线生产,以及工业3.0——无人工厂时代。这两个时代制造业最大的特点是:产品种类单一、库存严重。中山和东莞两地的企业多数仍处于2.0时代。因为流水线不接地气,上述特点十分明显。
以服装制造业为例,其产业链模式为“6+1”,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制造。“6+1”模式使得产品的生产流动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库存积压。以广东的服装产品为例,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约180天,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2015年4月28日,中国纺织网报道:2014年中国生产了299亿件服装,库存率40%。厂商和渠道商积压的服装库存可以让全国人民穿10年。根据国内的消费能力,每年约有90亿件服装在国内销售,另外有80亿件低价出口至国外。由于国外企业的税费和房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中国服装到了国外比国内卖得更加便宜。
郎咸平说,服装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也间接反映了大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