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如何让机器人拥有“自我控制”的自觉意识?
汤青:首先用眼睛去看,工件在什么地方,这是定位;然后去抓,抓的时候用传感器来感知,用什么力度去抓,再用眼睛去观察,要放在什么地方去装配,然后把它放下,这个过程主要是结合了人的视觉传感器和力觉传感器功能。
如何让机器人具有视力,现在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双目视觉技术。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有两个照相机,方便它进行三维定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对周围进行三维重建,机器人既能看到工件在什么地方,又能在运动转身的过程中,合理避开周围的障碍物,遵照路径规划程序,顺利到达目标地点。这个是初定位,也就是让机器人大致知道所要抓取的东西在什么地方,而真正抓到物体,还需要精定位。通过利用激光或结构光三维扫描仪,用光线去扫描物体的表面,对物体进行精确定位,可以让机器人准确无误地抓取工件。除了这两种技术,还有单目视觉技术,结合工件的三维尺寸,用计算机算出工件的具体位置,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
上面所说的方法是让机器人有了视力,如何让它掌握好抓取的力度,需要依靠力传感器。抓取物件时需要加力,同时传感器将力度反馈至系统,系统便可感知到力度的大小,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件来说,需要使用多大的力度有相应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提前就已设置在程序之中。借助于反馈的信息,机器人可以合理控制和掌握使用的力度。
我们曾做过一个项目,在汽车传送带上完成变速箱的组装。其中一个环节是机器人要把轴承插到变速箱的里面,这个组装是个对位的过程,就是要通过力传感器来做一个反馈。当在装配的过程中没有到位,它反馈的力就特别大,当它的力小到合适的程度,它就已经装配好。
这就是模拟人类抓取、装配工件的过程,实际上是让机器人拥有了类似人类的功能,也就是我们说的柔性化加工技术。传统的加工技术编完程序之后,只能让机器人重复做一件事情,遇到不同的工作环境如需要加工的工件稍微有点差异,就需要重新进行编程。而柔性加工技术不用重复编程,通过力觉系统、视觉系统让机器人感知到工作环境包括工件大小、装配力度的变化,使它能自我调整程序,改变加工路径,实现自适应的目的,从而满足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需求,这就是柔性,也就是灵活性。
《千人》:目前柔性化加工技术产业化情况如何?
汤青:现在智能机器人更多的运用不是在工业领域,而是在服务领域,比如可以行走,在家里服侍病人的机器人,这个智能化程度比我们的工业机器人走得更远,因为相对来说,工业机器人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专业性较强。而服务机器人面对的环境更加多元和开放。但工业制造对柔性化之所以还是有要求,是为了适应工件的一致性,同时处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需求。
柔性化加工技术早期应用于较小规模的柔性加工单元,后来向柔性加工生产线,以及柔性工厂的方向发展。生产线不仅包括若干工业机器人,还有专用机器及自动传送线及检测等配套设备。另一个趋势就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比如,柔性加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焊接、切削等工序,还可以用于磨削、装配、检测等工序。
智能化趋势之下的中国突破
《千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汤青: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在焊接、搬运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市场比例。但6关节工业机器人和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机器人应用最广的汽车行业很少有国产的机器人和系统。
除了上述问题,中国与国外的差距还体现在我们主要做下游系统应用,在上游关键零部件和中游设备制造方面积弱不振,难有突破。这种局势的产生源于我们机器人本体的生产能力特别差。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大约有二三十年,但在世界上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机器人。我们只是购买国外生产的机器人本体(包括ABB、KUKA,日本发那科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下游行业应用。这主要是有几个核心技术和元件没有突破,一个是它的控制驱动技术,第二个是变速箱技术。。
但我们国家产业需求旺盛,其一是下游人工成本增加较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较高,第二个是确实有些危险和工作环境恶劣的场合,是不适合人做的,还有一些是为了保持工件的加工质量和一致性,必须使用机器人。因为使用人工达不到精度要求,比如说人工焊接就没有机器人焊接的质量好。
上页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