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尔与优酷合作的《时代录》第二季《我们的时代——致真诚》纪录片陆续上线的同时,为致敬真诚,海尔推出了一支员工片,讲述了一位名叫“侯守成”的普通工人身上展现的精诚制造的故事:
如同所有面临制造业转型的员工,海尔的一线员工侯守成在2010年也面临过痛苦的抉择。在加入海尔十年后,海尔引进了FPA线体,候守成也面临劳动力被机器取代的危机。在知难而退和改变自己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自学了大量知识,成为了智能生产线上的一名创客工程师。候守成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智能生产线的效率,设备停机率下降了30%,内筒不良率下降500PPM。候守成还做导师站计划,将经验传授给其他员工。这是全新的制造业职业生涯,不再是螺丝钉,而是生产线参与者。这背后也体现了海尔真正的颠覆。
过去的世界:刚性产能。现在绝大多数工厂都是使用刚性制造。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其优点是生产率很高,由于设备是固定的,设备利用率也很高。刚性产能的特点是,工厂做什么出来,消费者就要买什么。然而,随着今天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小众化,刚性产能工厂只能通过加工一种或者几种相似的零件,无法应付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未来的世界:柔性产能。国务院参事汤敏教授认为:未来中国,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到东南亚势不可挡,中国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产能。换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如果中国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柔性产能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缩短新产品上马时间,转产快,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同时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如果我们用最简单的视角去看刚性产能和柔性产能的区别,刚性产能是以制造厂商为主体,根据自己的生产线制造产品卖给消费者。柔性产能是以人为主体,真诚面对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来制造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