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机械手臂可以无休止地将两根连接线折出三个完美的弯,然后将它们穿过肉眼几乎不可能看见的小洞。”《纽约时报》对飞利浦生产电动剃须刀机器人赞扬有加。
机器人可以用几乎万无一失的准头挑出各自组装所需要的零件。它们可在毫米级别的精度绕线,将与牙签一般薄的转轴配入细孔中。然后,它们通过使用激光或压力传感器来知晓何时开始以及结束一项工作。
“这就是未来,新一代的机器人,其灵巧程度远超汽车业与其他重工业正在广泛使用的同类机器人。”富士康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机器人,去为1毫米甚至更小的螺母拧入螺丝。当然,一台智能手机的生产远比一个电动剃须刀要复杂得多。
点评:
机器人生产系统可以把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长远来看,灵活的工作组织形式、智能的自动化生产,能够让工人们更好地整合工作与私人生活,为工作和生活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自产百万机器人
中国制造的进化一定要给苹果这样的企业记功。它们提出品质需求、工人素质与安全等要求,然后要求代工企业们改良生产线并为这些问题做出保证。
更复杂的结构、更精细的组件,电子产品对机器人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要求更高。而苹果产品相对更严苛一些,某些苹果产品微细的螺丝,其规格要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
电子产品的迭代频率很快,苹果在7年中已经推出了8代iPhone产品。每一代的产品模具和生产工艺都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富士康机器人的性能要不断优化。而汽车行业可以做到“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机器人性能调整的幅度和频率都相对较低。
可见,电子产品行业的机器人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它需要有智能化网络支撑,更灵敏的识别与更精准的执行,可以自动调试生产流程与节奏,甚至自动地修复故障。
这需要富士康自己有生产机器人的能力,以满足生产线不断变化的需求。“机器人制造基础在于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而这五项技术现在富士康都有。”郭台铭一向敢说敢言,背后当然有底气支撑。
2006年前后,一批美国麻省理工实验室的自动化技术专家来到富士康,他们的任务是研发适合富士康生产线的机器人。在乔布斯刚刚发布第一代iPhone后一周内,2007年1月15日,富士康的AR(AutomationRobotics,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在深圳正式成立,由麻省博士戴家鹏主持,专职研发工业机器人。他也是“百万机器人”计划实际上的负责人。
到2009年,6个系列15款名为Foxbot的机器人陆续完成开发。次年,在郭台铭的祖籍所在地山西晋城,富士康工业园开始批量生产Foxbot。
这直接促成了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的面世。每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在这个战略背后还有一个大计划:晋城将变得更有名气,成为“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身处山西南部,晋城地面上有一段历史,战国时期秦赵在这里展开了长平之战,40万赵国降兵被秦将白起坑杀在此。
文明在前行,人类可能不会再有这样残酷的遭遇了。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人类也可能会逐步解脱,享受更多的人身服务。不仅是工业机器人,富士康也已经涉足了“家用机器人”。
今年6月,软银孙正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Pepper,准备为那些缺少关爱的人提供体贴的家庭服务。“人们把无情、冷漠的人形容为机器人。现在我们给了机器人感情和内心。”当时,站在孙正义旁边的正是郭台铭。孙正义负责给Pepper以智慧和情感,而郭台铭负责给Pepper以躯壳和能量。
这足以证明富士康不缺高智能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去年,富士康开始与谷歌互动来,一起探讨机器人的研制生产。为加速在自家工厂部署机器人设备,郭台铭与Android前主管安迪·鲁宾在台北会面,就机器人技术讨论了一番。
显然,郭台铭对谷歌的新型自动化技术十分感兴趣。须知,在几乎没有引起外界关注的情况下,谷歌已经收购了八家机器人公司,整个产品体系涵盖了军用、民用领域,各种机器人、机器狗、机器猫等产品都已经被市场所认可。而安迪·鲁宾正是这八家公司的负责人。
谷歌想从富士康得到的是在机械工程方面的支持,鲁宾还请郭台铭帮助整合谷歌收购的个别科技公司。富士康可以为谷歌新型机器人技术提供生产和试验基地,当然也可以从谷歌获得改良机器人技术的渠道,加快机器人与自动生产线的优化进程。
除了自产,富士康既有的机器人很多是从外部引进。它们大多采购于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商:日本的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的ABB,以及德国库卡。
点评:
富士康百万机器人战略的执行,是采购学习加自产自销。它需要向机器人供应商学习机器人生产系统的整合,学习厂房与生产线的整体设计。而相关的“智力”与机械系统,富士康需要从软银与谷歌索取相应的支持。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