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中国工业机器人还有哪些机会?

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中国工业机器人还有哪些机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来源:中自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的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领跑世界多年。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超五成,销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今年前十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5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近644万套,同比增长21.7%。  自从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来,各种支持...,机器人,光伏,伺服,工业,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的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领跑世界多年。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超五成,销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今年前十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5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近644万套,同比增长21.7%。

  自从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来,各种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此前,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更是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其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据艾媒咨询测算,2027年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0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场景广泛,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59.2亿元,市场份额将有望超越工业机器人。

  目前阶段下,我国机器人市场有哪些机会?

  首先是核心技术的攻关。

  除控制器之外,伺服系统与减速器领域均出现了国产厂商迎头赶上的苗头。

  其中伺服系统领域上,国产厂商埃斯顿伺服驱动器产品与安川电机“Σ系列”产品均具备免调谐功能、最高转速基本相同,公司也是国内少数具备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

  雷赛智能的部分伺服技术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并与比亚迪、大族激光、立讯精密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0年,公司利用光伏、锂电、物流、防疫相关等行业需求高增,伺服系统类业务大增22.6%,录得1.66亿元收入,为公司第二大业务。

  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处于前五名,位居内资品牌第一名。2021年上半年,公司凭借供应链保供、芯片库存策略、抓住外资缺芯机会,大幅抢占市场份额,通用伺服业务收入大增133%市占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0%,提升至15.4%,继续领跑国产伺服市场。

  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优势明显,公司谐在国产机器人品牌中的份额约为60%,为埃斯顿、埃夫特、GSK、新松等企业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公司业务聚焦,谐波减速器及金属部件业务收入占比约95%,受疫情催化“机器换人”的需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过115%,有券商预计国内仅数控机床领域,2021-2025年谐波减速器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就达45%,天花板较高。

  其次,高增长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一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机器人本机,如AGV机器人,由于AGV机器人核心技术门槛不高,国内外技术水品无明显差距,因此国产AGV机器人成为国内市场主流。

  但该细分市场增速迅速,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4年该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57.7%,未来随着电商渗透率提升及智慧物流的发展,该类机器人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速。

  第二,一些增速较快的长尾市场。工业机器人历来的重点市场是汽车与3C电子领域,但近年来,这两块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严重。而包括食品饮料、光伏和锂电等细分市场迎来高增长。

  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行业应用中,食品饮料、光伏和锂电的占比分别同比增长127%、55%和24%,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仍然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左右,距离2025年20%的目标尚远。

  押注在这些高增长的细分应用场景,将会给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一些突围的捷径。

  最后,服务机器人将是一个大蛋糕。

  与工业机器人被外资压制的被动局面不同,服务机器人完全是轻装上阵,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不仅在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方面不不输于外资品牌,甚至部分产品市场化应用已经领先于全球。

  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在清洁、餐饮、酒店、医疗、派送等领域的应用趋向成熟,不过除了清洁机器人领域有科沃斯、石头科技等上市之外,其余服务机器人企业均在一级市场上。

  要知道,目前仅医疗服务机器人直觉外科(达芬奇手术系统母公司)一家市值(1100亿美元)就几乎超过了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总和,从投资角度,要关注服务机器人企业的IPO机会。

  对于机器人的突围,国产品牌既要敢于冲锋陷阵、迎难而上,又要在一些高增长领域,服务机器人上重点下注,两方面结合提升智能化水平,打造工业化强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