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以及关键技术的成熟,工业机器人不断“跑步”进入车间,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始终存在。
日前,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产业研究最新发布了《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对当前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特征、主要领军企业进行了深度解析。
《报告》分析到,2017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总体达到62.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比最大为42.2亿美元。工业机器人领域整体发展呈现出市场高速增长,搬运型关节型机器人占比较高等特点。整个市场需求旺盛的工业机器人类型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最后是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今年全年预计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将首次超11万台,市场规模方面,预计到2020年,将从当前的42.2亿美元增至58.9亿美元。另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1-7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接近7.2万套,同比增长57%。近五年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研发方面,我国坚持以点带面、小步快跑的原则,一方面抓住优势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另一方面强化基础研究推动整体提升。目前,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高速高精度控制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控制器已接近国际水平。
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以及关键技术的成熟,工业机器人不断“跑步”进入车间。以广东为例,广东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共新增应用机器人2.2万台,总量超过6万台,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而东莞全市聚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400多家,2016年实现产值超过350亿元,全市工业机器人研发及生产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10%,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不过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快,但始终存在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一是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率低。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是三轴到五轴机器人,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85%为国外品牌,智能应用才刚刚起步;二是机器人使用密度低。目前我国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0台,不及发达国家的15%;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国内不少机器人企业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缺失。据统计,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近千家,其中大部分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
在谈及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李毅中表示: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行业做大做强;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和人才培训服务;四是加大资金等政策支持,扶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