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走向成熟,智能化人机融合是下一个创新看点
近三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已趋于完整,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均已涌现出一批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为成熟的两大区域,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以产业园区为特色,产业集聚现象初露端倪。工业机器人应用正迅速由传统的汽车和电子领域向新兴领域扩散。产业资本活跃,机器人投资热度不减。但在高端市场,国际巨头仍具备绝对优势。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将借力AI逐步向人机融合,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未来将成为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的主战场。
“机器换人”,制造业大势所趋
我们判断,未来将有更多的制造企业被机器人所改变。从成本角度看,较低的利润率使许多劳动力密集的制造型企业面临压力。中国人口红利不再,预计2015-2025年适龄劳动人口下降近1000万/年,工资水平将持续刚性上升,国际比较优势减弱。从质量需求角度看,工业零件制造、原材料和电子通信行业不断上升的质量诉求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我们从工业制造企业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浪潮中可见一二。
2017-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总需求预计超两千亿元
我们根据行业权威的IFR数据估算,2017至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预计为260、290、340亿元,集成市场潜在规模预计为390、440、510亿元。国内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三年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国内“机器换人”经济性显现;2)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3)中国制造2025系列政策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中,汽车与3C行业应用领先,新能源、环保、物流等新兴领域布局提速。但机器人国产化率仍然不高,存在较大的替代空间。
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专注领域,将是国产机器人突破关键所在
国外企业垄断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中高端市场。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等国外巨头,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60%,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份额超90%,垄断优势显著。掌握核心技术将是国产机器人崛起的必经之路。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的方式掌握研制能力,结合本土系统集成的服务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传统工业机器人将会在高产能方面加速提升,而具备完成多样性任务的柔性工业机器人将会被应用在3C、家电等更广的领域,中小型公司将会成为这些机器人的潜在大客户。
把握产业升级机会,关注需求独到和商业模式成熟的优势企业
未来有望成功的机器人公司或是以下类型:1)独到需求+成熟商业模式型,能融合市场、渠道、销售和独到的需求痛点;2)技术领先型,拥有硬件优势、软件思维及大数据能力的机器人公司。在工业4.0升级、人口红利流失的推动下,中国机器人行业将迅速发展。在知识积累和产业应用方面,中国企业有很多优势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