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开幕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表示,世界机器人产业正由“硬”竞争转向“软”竞争。机器人与前沿信息技术和产业快速结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定制化趋势,正由“硬”的机械电子产品转变为“软”的信息网络终端。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机器人“赋智”的关键。
人工智能是国际竞争新焦点,在我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任务、资源配置及相关保障措施的整体规划。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相辅相成,在中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智能算法与硬件装备的有机结合将共同催化产业升级,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8月8日举行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小、散、弱,处在中低端;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一些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存隐忧,亟待集中力量解决。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攀升以及制造业提质增效的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52.3%,比去年同期高出24.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31%,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
未来随着运算能力、数据量的大幅增长以及算法的提升,弱人工智能将逐步向强人工智能转化,机器智能将从感知、记忆和存储向认知、自主学习、决策与执行进阶。随着各项扶持政策不断落地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