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Hey,SIri!Hello,Google!你好,天猫!叮咚叮咚!小爱同学!”等等,小爱同学又是个什么鬼?最近朋友圈总会被一些奇奇怪怪的词语刷屏,刚开始还纳闷,反应过来后才发现人工智能音箱已经占领过我的朋友圈了,上次以病毒般的速度占领我朋友圈的产品有:可穿戴设备和VR,不过这个两个行业现在都回归冷静了。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就表示过,人工智能很可能将开创一个后智能手机的运算世界,站在这个世界里,人工智能将被嵌入所有物品-包括汽车,而其中最普及的启动平台可能是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
智能手机的话题或许已经被聊烂了,显然智能音箱就是我们今时今日要聊的话题。
为什么智能音箱就成主力了?解放双手终于成真了
关于智能音箱这件事到底是谁开的头,真的不好说,但至少从我们可以找到第一家把人工智能与音箱结合并实现于消费级市场的亚马逊Echo说起,或许很多人当时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家做电商的,非得搞什么人工智能,还搞了一台音箱出来?其实当时我也有这个疑虑,只是看过亚马逊的体量与其对待科技的态度之后,我心里更是暗想:这事还好是亚马逊开的头,并不是某某国产厂商。
自从2014年亚马逊正式发布Echo之后,智能音箱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大科技巨头公司纷纷发布旗下智能音箱,谷歌发布了Google Home,苹果也在年初的WWDC上发布会HomePod,除了国外的几家IT巨头对智能音箱有好感之外,国内的几家大型IT公司均发布了旗下智能音箱,比如:阿里的天猫精灵,京东的叮咚音箱以及不久前才发布会的小米AI智能音箱。
其实正如谷歌CEO皮查伊所言,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启动平台会是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智能手机不用多说,现在已经将产品做到极致,而智能音箱还是一个未开垦的领域,所以智能音箱也成为了众多厂商眼中攻占AI市场的香饽饽。
而智能音箱基本可以算作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2008年就有部分手机厂商提出智能家居生态的概念,只不过那会儿更多是概念,并没有实践于产品。这么多年过去了,智能家居生态的概念依然是国内家电厂商主推的卖点之一,但是能够看到的进步却远远没有让很多人动心,归根结底,还是太依赖智能手机,这不仅是交互层面,更是使用习惯。不过,智能音箱却不同,完全“解放双手”,从而达到语音控制,AI技术结合的目的。而智能音箱也终归是未来客厅的主要方向。
在后智能手机时代,AI崛起的时间点,智能音箱无疑成为了用户与客厅这个智能家居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靠谱的一环,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智能音箱在国内“水土不服 ”:不止洋品牌,国产品牌可能也栽了
一组数据: 亚马逊Amazon Echo在2016年卖出超650万台,2017的Amazon Echo销量已经突破千万; 京东2016年共卖10万台智能音箱,2017年预计能卖到几十万台; 阿里巴巴推出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只获得了7600台预订。
从数据来看,或许亚马逊的Echo,包括Google Home又或者Apple HomePod都会分分钟攻占国内的智能音箱市场,甚至攻占大家的客厅,但是在深度了解之后,亚马逊Echo华丽的数据虽然让国内厂商望尘莫及,但是在国内的市场依然举步维艰,并不是说Echo不成功,而是说明一个问题,Echo不一定能够在国内市场成功,同时也不一定会有一家国产厂商能够完美复制亚马逊Echo的成功。
“水土不服”的原因基本也就那几点,总结一下:
1.国人更喜欢戴耳机,功放是老外的Party Style
2.国内智能家居生态并未达到理想状态,甚至可以说无,这是社会架构决定的。
3.国内智能音箱厂商需完成最基础的内容整合,学费是要交的,这比的就是“底蕴”。
4.最重要的就是AI技术平台,领域已经不是什么中小型公司投个方案就能解决的了,基本都由BAT牵头,技术才是王道,“百花齐放”的情景不可能了,至少短期内(3-5年)都不会。
5.语音识别率太低,即使Echo能够打入国内市场,转向中文识别的工作就够亚马逊“喝一壶了”,中文的博大精深老外不懂。
语音多说点,国内其实也具备有些比较优秀的智能语音音箱,但是语言交互真的让人很愁。相比英文,中文更加复杂,包括各种语法或是逻辑性,AI理解分析难度更大。笔者曾经使用过不少智能音箱或是智能电视中的人工语音功能,而其中大多数只能用最公式化的话述才能让其理解。当然这肯定也不是国内厂商的锅,只能说是一个技术难点,需要慢慢地去克服,之前已经有厂商作出了方言版的智能语音,相信再接再厉,这一方面总能做到圆满。
说了这些,并未一味否定智能音箱的发展,只是就目前而言,智能音箱在中国的需求还没那么强烈,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养,智能家居的生态还需要时间去完善,这一路走下去都是需要时间的。
智能音箱会不会步可穿戴设备或者VR的后尘?
智能音箱短时间扎堆发布与其火爆的话题,总是让人不禁联想到曾经昙花一现的可穿戴设备与VR设备,并不是说可穿戴设备与VR都已经死了,只是整个行业回归冷静,并不会像刚开始那样,众多厂商都跟在沙漠里发现绿洲一样兴奋了。
首先智能音箱是否会步可穿戴设备或者VR的后尘,这个问题有点虚,答案或许我们都能遇见的。可穿戴设备与VR当时的情景那是“百花齐放”,不管什么体量的公司,只要涉及创业型项目都会选择风靡一时的这两个领域,也就是说门槛让人看不到,但是智能音箱不同,这个领域是有一个门槛的,至少需要有之前谈论到的内容整合与AI技术平台,这两者都是需要时间去考验,也是需要更成熟的一套方案出现的;其次,语音识别率,在国外火的一塌糊涂的Echo在语音识别技术上市领先的,但是在中国,至少目前大家所看到的产品,基本都在体验上,尤其是语音识别这一块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注定成为智能音箱在短期内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目前的国产智能音箱,几家大厂都是一个套路:先发布会上市,占领制高点,然后在去开放平台让更多功能和服务适配加入,最终的效果都不得而知,更别说消费者需要为厂商这种跳跃的想法埋单了。
结语
智能音箱的崛起是必然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以语音作为入口的物联网时代将会引领新的商业模式,不过人工智能技术并非一蹴而就,现在阶段厂商们需要做的事将语音交互技术通过深度学习从而提高语音识别率与速度。
现在,抱着尝鲜心态体验智能音箱的人占多数,但是想要达到像智能手机一样的普及程度,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