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预测,今后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将占全部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这也与今年国家正式颁布的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期望不谋而合。
然而,低端、廉价已经是中国制造的固有印象,不少中国企业迫切希望改变这一现状。被誉为工业现代化“晴雨表”的微小电机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或许可为“中国制造”的形象翻身助力。
微小电机质量已与国际接近
中国生产着超过全球60%的各类微小电机。在昨天的论坛上,RISATTI出口经理古德温说了好几个“质量进步很大”来形容这些年中国电机行业带给她的最直观感受。中国电科21所所长施进浩也认为,中国电机和国外的差距主要在设计方面,质量上已经很接近。
上海恩牧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今年下半年的销售业绩已经翻了好几番,“爆发点”得益于他们开始向德国企业供应一种直径2-3毫米的轴承,这是他们公司首个出口项目。在双方合作前,德国人已经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对制造近乎苛刻的德国人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反复掂量的结果。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这时中国企业表现出了绝佳的性价比——质量与德国货相当,价格则降低了50%-70%。
从同质化压价到差异化竞争
一直以来,廉价是中国微小电机出口的一张名片。但“这是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压价结果”。乐士电机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士祥表示。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一直充当着跟随者的角色,外国有什么就“抄”什么,导致企业产品大同小异,只能靠低价占据市场。
不过随着低端电机市场的饱和,不转型的企业正在被市场淘汰。4年前,3D打印刚刚进入中国,大多数机械臂都是由3-4个步进电机驱动,所谓步进,就是传统意义上“拨一拨、动一动”的驱动模式,这也使得打印精度低。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意识到可以将步进改为更灵敏的调频驱动,去年开始,自动调频技术开始用于3D打印机,鸣志公司提前布局赢得了市场。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欧美、日本。”该公司3D打印行业经理彭昕表示。支撑他说这句话的底气是,这家企业每年生产电机1000万台,体量全球第四。施进浩表示,如今的微小电机已经走过了客户需求大同小异的时代,差异化才是为中国电机“立身”的发展之道。
聚焦新能源和机器人产业
尽管微小电机已经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取得不错成绩,不过真正能让老百姓改变对“中国制造”印象的,还得靠民生用品。记者从昨天的展会上了解到,不少企业已经把目光锁定在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两大“新生”领域中冒出的几千个微小电机新品,足以证明其火热程度。
降温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主要功能之一,从风能降温到水能降温,中国只用了3年。现在更为先进的油能降温已经初见端倪,在该领域的研发速度上,中国领先世界。
而2014年,中国5.6万台机器人的销售量也不容小觑。龚晓峰认为,中国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未来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可达30%,不仅是中国企业,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期待中国的表现。
施进浩说,加快民用电机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中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