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场盛筵大有“不散席”的趋势,拥抱互联网本是一个正确的道路。但是,按照过去的经验,新兴业态总是会得到政府呵护,却生怕政府无度的揠苗助长。地方政府催生光伏制造产业,导致光伏扩张失速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当“互联网+”热风扑面而来,我们需警惕重蹈光伏覆辙。
李克强总理提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改造中国制造。该怎么顺应?一股热风正扑面而来。
中国大概最不缺的就是跟风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错过“互联网+”这场盛筵,包括肩负GDP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重任的各级政府。现在,各级政府的工作计划里,这个词忽然热得发烫,秘书班子想方设法把这个词写进发言稿。
“互联网+”热风扑面而来 需防重蹈光伏覆辙
冯仑有一段吐槽是这么说的,互联网原来相当于地方政府的小三,是若明若暗的关系。房地产跟地方政府的关系,是正太太的关系,直接就招商引资,登堂入室,吃饭都是坐主桌的。现在换了位置了,互联网扶正了,房地产下堂了。
互联网是不是扶正不好说,但一转眼,地方大员的会客厅里,满是互联网大佬。闪烁着年轻脸庞的互联网精英们,仿佛昨天还在各种政策夹缝中闪转腾挪,躲避各种政策冷箭,今天就登堂入室,坐上了正席,与政府官员推杯换盏了。
眼下,中国数个省份纷纷与互联网大佬结盟,宣示在民生发展、产业升级等诸多领域内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河南省与腾讯展开战略合作,将为腾讯公司、富士康集团、和谐集团三方联合在郑州设厂生产智能互联网电动
汽车;深陷东北困局的吉林省则与阿里巴巴合作,要把吉林大米放到网上卖;曾经深陷民间借贷泥淖的鄂尔多斯,也希望引入互联网金融,促使民间借贷阳光透明。
地方政府由应对互联网变成拥抱互联网,本来是件好事儿。“互联网+”是希望用互联网力量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如果说以前的互联网还只是作为一个外在工具,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作为了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也就是说,以前大家把互联网当作“轮胎”,但其实它是“发动机”。
但怕只怕,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会让“互联网+”的热潮,又横生出一些枝节来。在互联网产业落地中国以来,最渴望的商业环境,其实就是“宽松、自由”的制度环境。有了适宜的阳光、水分和土壤,互联网企业短时间内创造了奇迹,与世界互联网产业同步共振。
如今,地方政府一朝顿悟,急急忙忙求拥抱,希望施以重肥,让蔚然成林的互联网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这可如何是好?
美好的愿望不一定产生理想的结果,恰恰可能埋下产能过剩的隐患。且不论各地政府是否梳理清了“互联网+”产业规划,搞明白互联网究竟应该加些什么。即便思路清晰了,互联网产业也需要遵循规律,自由生长。在一定的区域,当互联网嵌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互联网+才会成为产业升级的引擎。
按照政府的施政逻辑,贯以“互联网+”名头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即将纷至沓来,相当于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补贴这一产业。即便中央政府清理税收优惠,或明或暗的支持也会应接不暇。这不仅关乎政府官员能否跟上形势,也更关乎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谁能拔得头筹。
新兴业态需要政府呵护,却生怕政府无度的揠苗助长。地方政府催生光伏制造产业,导致光伏扩张失速的前车之鉴,还在昨天。重赏之下,也必有莽夫。所以,当新一轮催生“互联网+”优惠政策上路,也要警惕李鬼出世,打着“互联网+”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