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外资撤离氛围正笼罩着中国制造业。外资撤离潮,实体经济衰落一时间成为热点。普遍分析认为,人力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
放眼全球,美国、日本等制造业大国都曾经历过制造业外流,然而历经调整、重塑,仍旧屹立于世界制造前列。因此,外资撤离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在哪里?
低端制造已成殇
“外资撤离主要针对中国单纯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研究院陈博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开放进程加快,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增长快速,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在此大背景下,东亚和东南亚的制造业中心开始转移向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重要地区。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并无脱离制造业。在全球化制造体系中,跨国公司依靠较强的核心能力,占据着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上端,控制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借此大规模占领海外市场和获取高额利润。
然而,中国制造生产的多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一台电脑,芯片生产于硅谷,用日本的精密机械进行制造,台湾生产主板,在东莞生产外围设备,最终组成产品。
在《中国能否赶超日本》一书中,作者指出,中国一些大企业尽管依仗国内市场的轻车熟路,凭着在国外市场的超低价格,形成巨大的销售量,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基本还是“过去由日本独自制造的那些产品”,只不过制造成本非常低廉而已。特别是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消费空间,低价格普及品已经足以受到欢迎,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开工率和一定的利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也许真的不怎么去考虑“依靠制造一级品来竞争,或是参与新技术开发的竞赛”。
就在今年春节,佛山传来“企业岗位缺口人数将有8万-9万人”的消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过完节后,又坐上汽车和火车,直奔那些有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去。于是,用工企业的要求也一降再降,“只要是个人就可以了”。
“中国缺乏制造业文化。中国制造业老板的目的是挣钱,合适时马上转移到其他更挣钱的行业中。中国还缺乏熟练产业工人,同样是因为工人的目的是挣钱而非在岗位上精益求精。”有评论人士说道。
陈博士认为,不少制造企业盲目短视,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规划,企业家有惰性,对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不够。相比于10年、20年前,中国产业工人无论是素质还是技能都有大幅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不高,和我国生产方式的落后有关。这也导致从业人员即使拥有高水平高素质,也无用武之地。
变革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的生产理念、生产设备、生产投入、生产产出以及整个过程中的要求和标准,都和我们所提出的发展方式不符,也不符合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陈博士指出。
美国在“新一代制造计划”中指出,未来的制造模式将具有批量小、质量高、成本低、交货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的特点。未来的制造企业将是:以人、管理及技术三要素组成,以人为本。美国通用电气(GE)于2012年秋季提出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概念,这是一个将产业设备与IT融合的概念,目标是通过高功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技术等的组合,大幅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
日本铸造工厂则提出了3R的环境保护新概念,即:减少废弃物、重用及回用。与此同时,日本各企业也在推进M2M和大数据应用。对于3D打印机等尖端技术,日本政府也加大了财政投入。2014年,经济产业省继续把3D打印机列为优先政策扶持对象,计划当年投资45亿日元,实施名为“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的大规模研究开发项目,开发世界最高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型用3D打印机。
作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德国“工业4.0”很好地契合了德国自2013年以来力推的创新概念。“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美国、日本、德国的上述做法,揭示了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即制造的全球化、技术的高级化、产业的集群化和制造的绿色化。
陈博士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只有多向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清洁的生产方式上改造,我们的生产方式才会有大改变,我们许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才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