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盘点七大家电企业走大举投入机器人生产

盘点七大家电企业走大举投入机器人生产

发布时间:2014-09-24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家电企业

导  读:

在人力成本、招工难、提高生产效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批家电电子制造企业及上游零配件企业,逐渐意识到“机器人换人”的作用,并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下面就来看看国内有哪些家电企业开始投入机器人进行生产。

工业机器人最早运用的是在汽车行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与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家电电子行业也加入了机器换人的行列。在人力成本、招工难、提高生产效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批家电电子制造企业及上游零配件企业,逐渐意识到“机器人换人”的作用,并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下面就来看看国内有哪些家电企业开始投入机器人进行生产。

格力

在珠海格力电器的注塑厂房内,塑料原材料经过各个机器的自动化操作,变为一个个成型的空调零部件,一只只机械手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到打包区,搬运机器人在厂房内穿梭运送各种货物,而员工只是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打包成品的部件。

该厂厂长成海良说,这个作业区已实现机器和人分离,“去年以来,通过对机器人的使用和自动化的改造,厂房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

实际上,格力电器早在今年初低调成立了三个新部门:信息化委员会、自动化办公室和自动化设备制造部。据格力电器自动化设备制造部部长段尧介绍,2011年格力电器已建成自动化样板工厂,培训了一批自动化技工,目前已在注塑工厂启动试点改造,年内将培训一千名自动化技工;到2015年,格力70%的生产工序将采用自动化设备。

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将投入至少50亿的资金,在2年内实现70%的自动化生产率,拥有无人化的机器人工厂:“在1年甚至最多不到2年的时间内,企业的生产体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车间内已经看不到三五个人。”

美的

在今年的7月份,美的面临一次大裁员风波。据业内人员分析,美的此次裁员事件与机器人有关。这个分析并不是无根据,早在1999年即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合资成立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成为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机器人换人’是美的集团的长期战略。”7月25日,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常务理事会上,美的集团总裁助理王金亮表示,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等各种手段减员增效,是美的近年来转型的重要内容。“到2015年,美的在‘机器人换人’方面的投入将超过10亿元。”

美的有关负责人梳理了2012年至今美的空调和热水器在“机器人换人”方面的成果。2012年,美的空调成立了专业的机器人设计加工团队,自主研发了电子、钣金加工装配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在机器人应用方面,美的家用空调注塑生产线共计投入接近200台、总装成品下线超过100台,其他电子、部装装配机器人接近200台。美的热水器事业部针对线内品质、人机和谐、停线、防错等方面展开自动化改造,并已经在成品码垛、内胆端盖自动焊接等生产工序实现机器人或机械手应用。

海尔

“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日前,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自曝裁员计划。无独有偶,在谈及海尔转型时,海尔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轮值总裁周云杰也特别提到,海尔未来的目标是要做“无人化工厂”。其实,海尔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员增效。据了解,海尔洗衣机生产线原来90多人,应用自动化设备后,现在只需要30人,效率还提高了1倍。

并且,海尔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青岛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经营机器人及应用工程,电子设备及专机设备,仓储物流设备及物流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伊始,即从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这一高点起步,与哈尔滨哈工大联合成立机器人研究中心,并与意大利、日本等多家公司建立技术合作,依托国际技术合作,提高企业技术竞争优势。

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承接各种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通过国际品牌系统集成和先进的二次开发技术,分别可以完成自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讯、物流、家电、工业电器、食品饮料等不同领域。

富士康

在经历了数连跳之后,富士康也加入了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队伍,号称2016年要在山西晋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雇用120万名工人,雇用童工、员工坠楼以及群体性斗殴事件消息从2010年开始频频传出,令公司备受困扰。彼时的郭台铭更需要一个理由来稳定投资者,显然,百万机器人的计划听起来不错。

富士康为自动化备战多年。2006年前后,郭台铭办公室就聘请了一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实验室的自动化技术专家专职富士康机器人研发,于2007年1月15日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

富士康自行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跟那些国外品牌机器人一样,也有一个清脆的名号--“FOXBOT”。这个单词的意味再清晰不过了。它是“Fox”和“Robot”的合体。

在技术上,富士康从不公开示弱。郭台铭罕有地描述富士康工业机器人研发状态的言辞之一,就是向媒体表示,机器人制造基础在于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而这五项技术现在富士康都有。

1 2 下页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ruc04ci5h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14年中国十大动力锂电池企业排名

下一篇:国家电网启动6类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家电企业
  • 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CIOE 智能传感展9月深圳举办

    9月10-12日,CIOE 智能传感展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这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聚焦智能感知技术在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重要应用领域的新需求,是企业寻求智能传感新产品及创新技术、开展商贸洽谈与交流采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展会,智能制造,传感器,

  • 智能制造与前沿科技周报 (2025年6月下旬)

    本周,全球科技与产业界热点频现,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行业活动及政策导向。从国际舞台的达沃斯论坛,到国内各地的产业落地与技术研发,无不彰显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生机。智能制造,智能化,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看美的海尔格力的智能制造战略布局

    得益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家电企业的智能制造开始快速追赶德国、美国等全球制造产业发达国家

  • 日本制造业衰落给中国制造的启示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在中国家电企业奋起追赶的过程中,日本家电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索尼面临的境遇实际上是老牌日本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而日本家电企业又是日本制造业的典型。

  • 家电企业集体向“智能制造”转型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工信部公示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伴随国家各项政策的到位,中国式工业4.0时代正式起航。随着海尔、长虹、海信等家电企业的入选专项项目,意味着中国家电业将率先迎来智能制造转型。

  • 家电企业开启机器人生产模式

    据了解,海尔减员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减少了用工数量。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海尔,其他大型家电企业,比如美的、创维、格兰仕、格力、海信、志高和奥马等,也都在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

  • 深圳家电企业相继跻身汽车电子市场

        近日,创维汽车电子公司总经理刘雪鹏说:“从这个月开始,我们每个月要向日本市场出口车载液晶电视显示器近3000台,出口收入近300万元人民币。前不久我们才发往日本的首批2500台5.6英寸车载液晶显示器,现在又有美国客户甚至提出做创维品牌的代理商。”与此同时,深圳另两家家电巨头康佳、TCL也相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