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机器人产业链全调查:机器人的觉醒与隐忧

机器人产业链全调查:机器人的觉醒与隐忧

发布时间:2014-05-26 来源:21世纪经济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产业链

导  读:

机器人产业链全调查:机器人的觉醒与隐忧。用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这已是国内制造业的大势所趋。但,在成本收益的仔细考量下,大多数企业在“上不上机器人”临界点的纠结仍未突破;3C、工程机械、物流等细分行业的临界点已逐渐临近,有望在未来数年内率先实现需求端的爆发性增长。

  用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这已是国内制造业的大势所趋。但,在成本收益的仔细考量下,大多数企业在“上不上机器人”临界点的纠结仍未突破;3C、工程机械、物流等细分行业的临界点已逐渐临近,有望在未来数年内率先实现需求端的爆发性增长。

  近年,雷柏科技从国际四大机器人生产商之一ABB购买了75台“IRB120”工业机器人,开始了重构生产线的旅途。

  这是近乎冒险的尝试,雷柏科技包括购买ABB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改造花费超过3000万元,此前国内键鼠行业尚无使用机器人的成功经验。但如今雷柏科技在这条路上已初步成功,并被业界当作轻量级机器人运用的典范。

  人工替代的成本临界点

  雷柏科技主要生产鼠标、键盘等无线外设产品,在国内无线键鼠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组装键盘的车间里,雷柏科技高级经理孙青根指着正灵活操作的机器人说,这个车间原本需要105个工人,但如今,用户有七个小型机器人构建的升级版生产线只需3-4个工人即可。

  “我们2011年的时候有3200个工人,目前大约1000人。”雷柏科技副总经理邓邱伟告诉记者,正是预计到用工成本的上升,公司才下定决心使用机器人。而3年内工厂已经4次涨薪,每次幅度都超过10%,目前平均为一个工人付出的成本已经要五六千元,从公司投资收益的角度而言改造是值得的。

  邓邱伟则透露,机器人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机器人重构生产线,所以公司才能省去这么多的人工。就雷柏科技而言,只要能在五年内回收成本的生产线,公司都认为有替换价值,目前这样的替换已经完成了70%,还有30%的空间可以慢慢做。“现在看是五年,可能过两年来看就没有五年了。”

  “我就告诉你一个数字的变化,在(营业收入)做到800多亿时,我们是九万六千人,现在我们做到1200亿,但只有八万人。”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称。

  选择改变的还有茂硕电源,这家同样位于深圳的LED驱动电源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正在进行规划新的生产线。

  该公司募投项目为惠州茂硕电源驱动生产厂,分管新工厂智能生产线规划、建设的总裁办副主任告诉记者,前期试验性的两条生产线目前已设计好,在委托厂家生产,每条线是6台机器人,共12台机器人。原本一条生产线需要约60名工人,现在只要三分之一的人。

  “电源行业还没有公司做过这样的尝试。”这位副主任表示,公司对此很谨慎,前期进行了诸多调研、规划工作,经过计算,升级的生产线能减少三分之二的人工,由此减少的人工成本支出,在两年内即可覆盖为升级而支出的费用,等于是两年内回收成本。

  由此可见,考量机器人应用生产线的直接因素就是人工成本。“2015年我们的工人工资(准备)要提高15%到20%。”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说。

  格力电器的机器人供应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格力电器从原本九万六千人到现在八万人,未来的目标还要减少到六万人以内。

  与此相反,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本则在逐步下滑。

  原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宗光华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的成本平均每年以大约4%的比例下降。

  这两条成本曲线的逐渐接近是一个温水煮青蛙式的过程,而在某些工种或者细分行业,这两条线已然相交。

  细分行业突破口

  一般而言,合适用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的领域包括:人力成本很高、对精确度要求很高的领域,人去不了或者由人工完成有损健康的工作。

  最显著的行业是汽车,这是一个成熟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的行业。 一位熟悉机器人产业链的券商分析师认为,3C行业(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是接下来用工作机器人替换人工空间的大行业。

  中国集中了全球70%的3C产品产能,3C产业目前自动化程度仍较低,构成了一块中国特殊的、其他国家无法借鉴的机器人市场,目前已实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的环节主要为外壳、玻璃、盖板以及最后组装阶段等。

  “预计未来物流、食品饮料、医药、塑料、卫浴、冲压、打磨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速都会较快。”上述分析师说。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其产品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科研及教学、机床加工上下料等领域。该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机械行业中的喷涂、搬运、上下料都是目前替换需求很高的工种。

  “机械行业的工人比较累,一般现在90后都不是很愿意干这种活。”上述人士介绍,尤其是上下料,这一块的技工成本太高了,珠三角很难招到人,而冲压也是高危险的工种,每年工伤事故很多,工作太紧张太枯燥,不停重复。

  2011年,郭台铭在富士康员工频繁出现跳楼事件后曾表示,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今年4月份,郭台铭声称:“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械人和机械手。”

  家电企业亦是替换大军之一。

  记者从美的集团获悉,从2010年开始,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便已经在各个车间广泛应用各类三轴、四轴机器人。目前,在生产线机器人应用方面,美的家用空调注塑生产线共计投入近200台、总装成品下线100余台。其他电子、部装装配机器人近200台。经公司测算,2013年因自动化提升,美的空调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万。

  “成本回收时间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前述广州数控人士告诉记者,为客户做方案时,要计算好成本,“一般而言,能在一年半到两年回收,企业就比较愿意做,因为时间太长,企业怕生产的产品改变,升级完生产线的成本得部分浪费掉。”

  国产化之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企业占据中国约90%的市场份额,发那科、安川库卡、ABB四家公司合计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

  国内机器人企业则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是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

  作为一家本土机器人厂商,深圳市福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李俊告诉记者,国产机器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核心部件无法自产。“我们现在采购国外的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零部件,相比外企自产自用的成本要高三五倍以上。”

  减速器约占一台机器人成本的35%。邓邱伟表示,由于国内厂商这一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明显高于日本企业,所以在整体机器人的成本上很难竞争。

  高工产业研究院机器人高级分析师陈超鹏指出,目前国产机器人大多为非标机器人,即按照下游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做定制化的生产,而国外几大企业更多是批量化生产的标准机器人,非标机器人能够适应国内中小企业复杂多变的环境需求,但由于难以批量化生产,这种模式很难诞生出业内的巨头企业。

  在约10%的市场缝隙中,国内数百家机器人企业激烈争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内诸多机器人买方正逐步自己制造机器人,甚至成为新的卖方。

  汽车行业已有先例。奇瑞汽车公司2012年底就宣布,由奇瑞公司自主研发的200台机器人开始陆续投入应用,奇瑞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前述了解富士康的机器人行业人士表示,富士康会把一部分机器人替换的项目拿出来招标,但公司自己很重视培育自己的机器人事业部。

  “相比于其他行业,家电行业属于又不愿意出钱又拽的,一个机器人应用招标,能让十几家机器人企业去报价和报方案,摸底之后一般选择最便宜的,经过小批量采购后,自己学会了就自己生产机器人。”上述行业人士称,“家电厂商最后估计是自己做机器人,譬如格力、美的。”

  雷柏科技更是从买方到卖方的典型。其副总经理邓邱伟名片上印着另一个头衔“雷柏机器人总经理”。

  邓邱伟告诉记者,公司已成立了雷柏机器人的部门,现在有50多个人的团队,就是为了把公司在机器人应用上的经验形成另外的商业模式,包括做顾问,或者销售机器人。目前已有10多手机、遥控器等行业客户,都是轻量级机器人应用在装配领域,主要在深圳、珠海、河源、东莞等地。除了ABB,安川、库卡也与公司合作,公司对外销售的机器人本体多用这些公司的。

  “进展比预期的快。” 邓邱伟表示,但自己做机器人其实也很苦恼,因为这块挣不了快钱,每一个项目(一条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都不同,很不容易,需要很深入思考,一个项目就需要花费五六个月。

  “工业机器人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现在大家一拥而上,很怕结果会变成像光伏一样产生诸多问题。”前述机器人行业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qq5m5e2q4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从建筑设计入手 引领绿色建材发展

下一篇:超高速和智能化成电梯行业发展新趋势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产业链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科发电子邀您参加深圳工业展

    2025 ITES 深圳工业展设立8大展馆,展示规模达16万平方米。“金属切削机床展、金属成形机床展、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展、工业零件展、深圳医疗器械供应链生态展、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紧固件展”七大主题展示相互联动,2000+家海内外工业品牌将聚焦“高端装备、精密制造、工业技术、智能制造”,集中呈现创新产品与落地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欧姆龙邀您共聚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前瞻科技先睹为快!

    2025年3月26-28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将继续聚焦表面贴装技术、电子材料、自动化、测试测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技术与解决方案。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捷报频传:政策驱动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到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智能化,

  • 欧姆龙与博格华纳深化智能制造合作,共筑标准化产线新标杆

    近日,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的欧洲核心团队到访欧姆龙自动化展厅,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双方聚焦模块化、标准化制造的实践与效率提升,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升级方案,为未来联合创新全球及市场拓展及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机器人,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报告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此外,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收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智能制造,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综述(2月25日-3月3日)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同时,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大模型在多领域的深度对接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引领A股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表现亮眼。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EMB-3541具备10.4Tops@INT8算力,支持AI机器人集成应用

    华北工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面向AI领域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基于ARM架构Cortex-A55 四核@1.4GHz处理器打造的工控主板EMB-3541可无缝集成于AI机器人系统中。人工智能,智能化,

  • 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 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

    圳三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研发生产基地湖南三思精密参与湘江新区政企畅聊早餐会,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链发展。仪器仪表,交流,过程,

  • 武汉5G产业链企业猛增到上百家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生产的5G振子。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疫情并未挡住武汉5G全面商用步伐,相反,在武汉,具有超高速、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等优势的5G通信技术,让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加速到来。武汉,正在成为我国5G产业重要增长极。长江日报记者6月15日获悉,今年

  • 5分钟搞懂欧姆龙如何玩转“万物互联”

    在欧姆龙智慧农业园里面就能体验!环境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室温、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在手机上就可轻松远程查看,欧姆龙未来还会将物联网技术衔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真正实现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追溯。

  • LEAP Expo 2019(慕尼黑华南展)绽放深圳,看点实足,惊艳现场!

    2019华南国际智能制造、先进电子及激光技术博览会今日于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四展联动,贯穿电子智能制造产业链,带给观众一场充满价值,便利与憧憬的电子智能制造之旅。

  • NI半导体测试高峰论坛再度聚焦5G毫米波测试解决方案,迎接5G时代

    新闻发布—2019年7月8日 - 三大运营商、5G设备厂商关于“抢占市场”的大战已经开始,整个产业链将进入冲刺阶段。然而,毫米波(mmWave)作为5G最关键的技术之一,目前还有许多与此相关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论坛,系统,自动化,频谱,测量,ADI,

  • 移动机器人(AGV)产业链分析:进入发展黄金期, 超百亿市场可期

    移动机器人(AGV)上游产业链国外品牌产品价格昂贵,国产核心部件的价格优势明显。如果国产核心部件在性能上逐渐能赶上国外产品,那么在价格优势巨大的前提下,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将从中收益巨大。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若能在软件服务上有所突破亦将持续收益。

  • 系统集成形成竞争红海,未来强者恒强

    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是指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以达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升级 未来将成支柱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