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首都
电梯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市政府、市工商联、市质监局及国家有关部门、行业领导莅临峰会现场。
中国电梯协会会长李守林表示,2012年国内市场的热点仍然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和小城镇,2012年是行业首次出现增量不减,增长率下降的拐点年。
电梯行业将告别持续20多年以20%以上的高速增长的时代。2013年中国电梯行业呈现一个稳步增长,健康发展的态势。
渐入成熟期的电梯行业
截止到2012年年底,北京地区在用电梯总量已达15万台,年递增率为15%,现有电梯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销售额过百亿元。
据统计,今年电梯市场需求超出预期,增量不减,增幅回落。2012年全年共生产了52.9万台电梯,与2011年45.7万台相比,同比增长了15.8%,与2011年的增幅24%相比,增幅回落了10%。李守林认为,这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为我们的奇数已经足够大了。
在出口方面,2012年1~9月份海关的统计数据,预计2012年出口电梯5.5万台,其中客梯3.8万台,扶梯1.7万台,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400万台,增幅15%,于2011年的增幅28%相比,回落了13个百分点。
此外,电梯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发展趋势向好,产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出强者更强,本土企业进一步幅度加大,小型企业增速放缓或下降的局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行业发展。
现在行业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服务意识大幅提升,安全形势趋于平稳,2011年以来,通过完善规范标准等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付诸行动,使得死亡人数平稳下降。
2012年行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量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保有量大国,行业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展览、论坛等活动,对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理解不断加深,由原来的学习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取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欧洲标准化组织,越来越多的听取中国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目前整机电梯企业积极向维保服务业转化,维保比例大幅度上升,为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成效。
三大问题困扰发展
李守林提出目前电梯行业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产能过剩的形势仍在发展,同质化竞争加剧,到2012年底全行业共有整机制造企业456家,备案的部件制造企业155家,安装维保企业5867家。过多是突出的问题,目前的生产已经过剩,但是还有很多企业纷纷在西北,西南江浙地区大规模的扩产,还有
工程机械行业的少部分企业正在准备进入电梯行业。
二是安装维保领域人力缺乏的局面,仍没有明显改善。由于费用严重违背价格规律的恶性竞争,导致已有的专业人员和新员工大量缺失,还由于安装工期短,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专业人员缺额逐渐增大,已经超过了万人以上,已经成为制约本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是电梯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40多万台在用电梯老龄化。
李守林表示,未来国内和国际的形势仍然有利于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正由制造业向维保服务业转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和重大的课题。因为电梯这个产品随着它的老龄化和使用数量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乘运质量要求的提高,维保的工作量将逐渐成为电梯行业发展重要的方向,再经过几年的运营,中国电梯行业非常有可能会变成以维保业为主业、制造业为辅的一个行业,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安装、维保、服务的空间更是巨大的。
质量监督提供强有力后盾
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表示,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将对电梯的安全工作进行了研究,也拟定了5条的改进工作的措施。
第一,明确电梯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目前住宅电梯行业问题最多,而住宅电梯是多业主共有财产,需要明确电梯的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所以质检部门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在使用登记,监督检查和检验检测等过程中,要求电梯的产权所有者确定每台电梯的责任单位的首付责任。
第二,建立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体系。同时,要提高电梯维保单位的许可准入门槛,建立维保的退出机制,推进规范化,促使专业的维保单位向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引导企业向大型电梯维保连锁企业发展。
第三,积极发挥社会检验力量的作用。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将提出试点被推行。
第四,提高电梯的技术保障能力和手段,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将向财政部门申请设立科目,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工作,支持电梯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统筹科技和项目经费,开展电梯重要零部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研究,老旧电梯的技术评估,同时加强电梯的标准化工作,组织统一的电梯物联网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电梯零部件更换的报废标准等。
第五,推动建立多元共制的电梯安全工作机制。电梯安全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质检部门、住房和城建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协作的工作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