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煤化工作为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必将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规划投资逾1万亿元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计划在全国打造七大煤化工产业区‚分别是黄河中下、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向煤化工转型已成趋势‚相继有双环科技、泸天化、云天化、柳化股份、湖北宜化纷纷涉足煤炭企业‚向煤化工转移做准备。
在工业路线中无论是炼焦工业、煤气化-合成氨、煤基甲醇、煤制合成油、煤化工联产都对气体报产品有广泛的需求‚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等气体传感器需求量非常大‚初步计算‚平均每万吨焦炭生产需用气体传感器约22台(套)‚其中可燃气体10台(套)、毒性气体12台(套);以目前焦炭2.6亿吨的年产量计算‚需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器26万台(套)‚毒性气体检测仪器超过31.2万台(套)‚合计年需求量约在57.2万台(套)左右‚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2000元计算‚目前在整个煤化工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将达11.44亿元。
精细化工、生物化工、专用化工、农用化工等大型化学制造工业园区对气体检测器也有广泛需求。在最新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明确规定须安装“压力、度、液位、流量、组份等报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设施。”目前我国已在建的化工园区达60多家。依托长江水系的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四川西部化工城、苏州工业园、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化工园;依托珠江水系的珠江经济带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茂名、惠州、珠海等化学工业园区。仅上述化学工业园区内‚进驻的化工企业总计就超过7300家‚生产领域覆盖了基础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农药、专用化学品和橡胶制品等门类‚对气体检测产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几乎涵盖了所有气体种类‚其中以有机蒸汽、可燃其它、含硫含氮毒气检测产品最多。随着国家安检总局对化工、危化品加工安全要求的不断严格‚化工、危化品加工领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用量也逐年增加‚现在年市场容量约30万台(套)‚其中可燃气体约22.7万台(套)‚有机蒸汽和毒性气体约7.3万台(套)。按每套产品2000元计算将有6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从我国产业发展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将遵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的方向‚优化发展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据了解国家将在资源丰富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建设若干个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和百万吨级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形成环渤海湾、环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企业群。首批将建设四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宁波镇海、浙江舟山、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四个石油储备基地的总容量将达到1600万立方米。3年内‚还将逐步形成20个左右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在2008中国将会先期开始建设三大炼油工程‚即:中国石油广西大炼油‚总投资超百亿元‚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中国石化青岛大炼油‚总投资约125亿元‚年炼油能力1000万吨;中国海油惠州大炼油;基建投资约人币193亿元‚年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国家还将采取园区化模式发展乙烯工业。近期即将上马七大乙烯工程‚2010年乙烯产能预计达到583万吨。这些近期开建或者规划的大型石油石化项目会大量使用相关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尤其是高性能的、更具优势的红外光学类气体检测仪器。
国内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对石油石化产品的质量、品种等也将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并且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需尽量除去。这就使生产加工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大量产生‚对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造成威胁。目前普遍采用气体检测分析的方法予以控制‚在石油生产中对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对氢、氧等环境气体的监控也需要使用气体检测仪表。据估计平均每万吨成品油生产去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压力校验仪约40台(套)‚其中可燃气体20台(套)‚以目前成品油2.2亿吨的年产量计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88万台(套)左右‚其中可燃气体检测仪器约44万台(套)、毒性气体检测仪器约22万台(套)、其它有机蒸汽及气体分析设备等22万台(套)。而各类油气站‚对可燃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检测的气体检测器需求量也很大‚主要用于安全防护‚防止中毒与事故‚平均每各油气站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7.2台(套)。2007年国内加油站总数量已超过10万座‚则此方面对可燃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72万台(套)左右。综合以上数据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按2500元计算分析目前在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约为4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