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洲危机影响 电子元件出口低迷
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受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缓慢,我国对欧美国家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相对低迷。对美国和英国出口1259.2和121.2亿美元,同比增长9.5%和0.7%,分别低于平均水平2.4和11.2个百分点;对德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等国出口呈下降态势,出口额分别为279.7、96.5、40.7和38.2亿美元,同比下降1.6%、5.5%、4.9%和16.0%。对亚洲地区和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对香港地区出口电子信息产品159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对日本出口4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对韩国出口2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对台湾出口1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此外,对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额分别为101.5和7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和23.4%。
从主要进口来源地看,国货复进口96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自韩国进口额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自中国台湾地区进口763.3亿美元,同比增长7.1%。列第四至第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泰国、德国、菲律宾和新加坡。
结合这一这市场环境,CNT Networks与专业市场研究公司China Outlook Consulting 战略合作,策划和组织了2012年度中国电子供应商管理调查活动,并获得4个核心研究发现:
整机制造商开始避免过度依靠第一供应商,寻求较为分散供应商以规避供应风险;
寻找替代物料成为常态降成本手段,并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在线工具寻找替代物料;
多用通用元件、少用定制元件成为最普遍的采购风险应对措施;
整机制造商对质量和供货能力因素的重视已超过性价比因素。
我们希望,这些核心调查发现能够帮助电子元件供应链上的所有整机制造商未来有效地应对“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采购风险,帮助他们今年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元器件供应集中度降低
整机制造商降低了五大类物料在第一供应商处的采购数量比例,其中IC、分立器件、无源元件、模块/电池的采购数量比例经历了2010的提高之后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随着第二甚至第三供应商产品质量、性能、价格优势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整机制造商开始降低在第一供应商的采购比例、引入竞争供应商,以避免产能过度集中、规避自然灾害,同时有利于降低直供风险和进行COST DOWN。
另外,机电元件的采购比例由2011调查的57.6%下降到2012调查的39.9%。机电元件的制造门槛相对较低,其供应体系中,国内厂商的比例很大,供应分散,整机制造商供应来源多元化更为明显。
COSTDOWN寻找替代物料常态化
寻找替代物料连续三年蝉联COSTDOWN的最主要手段,特别受到小公司的重视。说服供应商降价是进行COSTDOWN的第三大方式,大公司比小公司在价格谈判方面更有话语权,也更依赖价格谈判进行COSTDOWN。
不同品牌物料之间的替换(81.6%)是使用替代物料的最主要方式。在2012调查中,物料不同品牌间的替换、厂商新老产品替换比例有所下降,不同种类物料间的替换和使用翻新品/二手货略有上升。采用不同物料之间的替换,说明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提高。
选型工具连续两年成为寻找替代物料最重要的途径。53.2%的整机制造商选择供应商网站的选型工具。除供应商网站的选型工具外,其它在线工具包括目录分销商的搜索工具(24.9%)和供应商替代搜索工具(18.8%)。小公司使用供应商网站选型工具和阅读技术文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公司。大公司注重供应商的配合,要求供应商提供替代产品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公司。
多用通用件少用定制件
为了降低采购风险的影响,整机制造商采取了综合的应对措施。多用通用件少用定制件是最普遍的采购风险应对措施,由2011调查的27.1%显著提升至2012调查的39.6%。2亿规模以上的公司相比2亿以下公司能更好的采用多品牌多供应商策略,对建立安全库存和加强预测能力更加重视。消费电子比新兴市场更倾向于就近选择供应商;新兴市场比消费电子更倾向于采用多品牌多供应商策略。
需求预测不准是过去一年最大的采购风险,且需求预测不准对大公司的影响比小公司更加严重。买到次品假货由2011调查的20.3%上升至2012调查的25.9%,小公司和面向新兴市场的公司受到次品假货响的比例更大。
#page#
质量、供货能力和性价比三驾马车
三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第一供应商选择的因素中,产品质量排在第一位连续三年上升,而产品性价比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调查中,产品质量从2011调查的75.6%上升到2012调查的79.9%。产品性价比从2011调查的36.1%显著下降到2012调查的19.1%,供货能力超越产品性价比成为供应商选择第二大的因素,尤其受到大公司的关注。
以前性价比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大家谈的比较多,在行业调查中也引起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工程师设计能力和技术识别能力的提高,性价比变成工程师可以掌控的参数,这样性价比保持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没有比较老是说它”。
整机制造商对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重视是随市场环境变化的,特别是总体市场预期不好,供应商减产,造成新一轮供应短缺。它使得采购人员又开始担心买不到东西。与此相应,出现质量问题成为导致供应商降级的首要因素,且大公司对质量问题比小公司更加敏感。大公司相比小公司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考察;小公司相比大公司更加重视交货期和小批量供应服务的考察。
除了质量,小公司对货期变长和技术支持问题比大公司更加敏感,更容易因为自身业务调整更换供应商。另外,由于物料交期普遍缩短,货期长导致的供应商降级显著减少,由2011调查的36.8%下降至2012调查的27%。<
寻找替代物料连续三年蝉联COSTDOWN的最主要手段,特别受到小公司的重视。说服供应商降价是进行COSTDOWN的第三大方式,大公司比小公司在价格谈判方面更有话语权,也更依赖价格谈判进行COSTDOWN。
不同品牌物料之间的替换(81.6%)是使用替代物料的最主要方式。在2012调查中,物料不同品牌间的替换、厂商新老产品替换比例有所下降,不同种类物料间的替换和使用翻新品/二手货略有上升。采用不同物料之间的替换,说明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提高。
选型工具连续两年成为寻找替代物料最重要的途径。53.2%的整机制造商选择供应商网站的选型工具。除供应商网站的选型工具外,其它在线工具包括目录分销商的搜索工具(24.9%)和供应商替代搜索工具(18.8%)。小公司使用供应商网站选型工具和阅读技术文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公司。大公司注重供应商的配合,要求供应商提供替代产品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公司。
为了降低采购风险的影响,整机制造商采取了综合的应对措施。多用通用件少用定制件是最普遍的采购风险应对措施,由2011调查的27.1%显著提升至2012调查的39.6%。2亿规模以上的公司相比2亿以下公司能更好的采用多品牌多供应商策略,对建立安全库存和加强预测能力更加重视。消费电子比新兴市场更倾向于就近选择供应商;新兴市场比消费电子更倾向于采用多品牌多供应商策略。
需求预测不准是过去一年最大的采购风险,且需求预测不准对大公司的影响比小公司更加严重。买到次品假货由2011调查的20.3%上升至2012调查的25.9%,小公司和面向新兴市场的公司受到次品假货响的比例更大。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第一供应商选择的因素中,产品质量排在第一位连续三年上升,而产品性价比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调查中,产品质量从2011调查的75.6%上升到2012调查的79.9%。产品性价比从2011调查的36.1%显著下降到2012调查的19.1%,供货能力超越产品性价比成为供应商选择第二大的因素,尤其受到大公司的关注。
以前性价比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大家谈的比较多,在行业调查中也引起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工程师设计能力和技术识别能力的提高,性价比变成工程师可以掌控的参数,这样性价比保持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没有比较老是说它”。
整机制造商对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重视是随市场环境变化的,特别是总体市场预期不好,供应商减产,造成新一轮供应短缺。它使得采购人员又开始担心买不到东西。与此相应,出现质量问题成为导致供应商降级的首要因素,且大公司对质量问题比小公司更加敏感。大公司相比小公司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考察;小公司相比大公司更加重视交货期和小批量供应服务的考察。
除了质量,小公司对货期变长和技术支持问题比大公司更加敏感,更容易因为自身业务调整更换供应商。另外,由于物料交期普遍缩短,货期长导致的供应商降级显著减少,由2011调查的36.8%下降至2012调查的27%。<
三大规划推动发展,制造引领复苏
2月份工信部相继发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电子专用设备“十二五”规划》和《集成电路“十二五”规划》,计划实现物联网产业规模达5000亿,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和电子仪器产业总规模达2200亿,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3000亿。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新型元器件、通信与网络、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数字电视。重点开发网络通信芯片、数模混合芯片、信息安全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射频识别(RFID)芯片、传感器芯片等。工业电子制造和消费电子制造将引领本轮复苏。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整个电子行业的订单都会有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3月到4月,情况比较明朗,所以订单处于回暖的情况。5月到6月,由于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问题,整体经济环境比较悲观,使得电子行业的订单情况也比较糟糕。
我们的判断是在6月中旬以后,行业会有一个向上的趋势。原因主要是这期间整个欧洲、美国、中国的宏观基本面基本上没有负面因素,这对整个行业的心态以及终端的需求都较为有利。至于改善会持续多久,我们现在的预测是2~3个月,第四季度的情况如何更多要看当时的宏观基本面。
2012年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平稳缓慢增长。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如下:
电子器件行业生产增速位居行业之首,光电器件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1-5月累计生产集成电路386.81亿块,增长1.74%,比2011年同期增速回落28.81个百分点;5月当月,全行业集成电路产量为89.64亿块,同比增长7.2%,比2011年同期增速回落17.74个百分点。电子元件产品中,1-5月半导体分立器件累计产量为1560.84亿只,同比增长-0.66%,比2011年同期增速下降16.02个百分点。5月当月,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为327.17亿只,同比增长-7.59%,增幅比2011年同期增速下降13.43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十二五”规划强调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随着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整机和装备的发展对电子元件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精度和集成度更高,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生产的新型电子元件将更有发展前景。
各种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给电子元器件行业带来更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国内元器件企业提出了转型、创新的要求。。
纵观行业国际巨头的成长模式,技术投入是电子企业长期生命力所在。近期,电子行业裁员风潮正在不断的蔓延,各大企业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保。电子业危机日益凸显,转型迫不及待。
经济衰退和复苏对市场也是一个净化的过程,会使得大公司变得更加强大。对于企业来讲,越是面对不明朗的市场前景,越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把眼光放得长远,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差异化的策略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应对2012年的挑战,元器件分销商必须具备以下要素:良好的公司信誉、优秀的产品质量、快速的响应能力、供应器件种类、优势的产品价格、持续供货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市场预测能力、供货和物流服务支持。而面对当前的寒冬,也正是企业潜心修炼“内功”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