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由安全型电气设备的概念延伸而来,后来逐步扩展为一种新的安全生产理念。那么何谓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生产安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中获取可持续效益、不断做强做大的重要基础,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那么“本质安全型企业”应该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人人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违章,并且充分认识到与个体和群体相关的设备状态、环境状况,主动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机制。二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各项保护设施齐全可靠,所有原材料都符合规定,满足使用要求。三是制度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对安全生产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管理失误、指挥失误和操作失误,从而实现电力生产零缺陷、零事故。同时,制度体系自身还具有自我完善的特性,能够结合建设、生产、管理实践而不断修订。四是环境的安全可靠性。通过辨识、评估和控制存在于生产作业中的所有危险源,降低现场作业环境的各种风险,不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与其它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事故来源于要素内部或要素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个要素存在不安全因素,或者几个要素之间发生冲突,就有可能激发形成事故。尤其是一些恶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人员严重违章、设备维修不及时、规章制度陈旧、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等多种矛盾集中迭加发生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