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中国模具产业支撑上下游产品升级换代

中国模具产业支撑上下游产品升级换代

发布时间:2011-01-1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中国模具产业

导  读: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其正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国内以生产高、精模具为主,人工劳动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进口解决。

    “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市场总体趋势平稳向上。目前,国内市场对中高档家电、汽车、塑料制品模具的需求量很大,但要求国产模具必须在质量、交货期等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浪潮,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中低档的模具国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只要国产模具的质量能够有提高,交货期能够保证,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罗百辉指出,优势明显的珠三角、红三角地区,将在十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每年用近10亿美元进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在市场的分额比例也将逐步增大。深圳作为现代模具,其高技术、人才密集、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的特点,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在前面的产业,模具作为重要的制造装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2010年经济逐步企稳,模具作为制造产业转变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支撑,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沟通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共同促进模具制造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的重要任务。

    模具行业支撑产品升级换代

    汽车行业:2009年我国乘用车换型就221款(其中轿车175款),比2008年多114款。自主车型120款,而像中档帕萨特的全套冲模就超过2.5亿元人民币,大型塑料模具约3500万至4000万;从汽车的心脏发电机的缸体压铸到汽车白车身冲压件,从加快我国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进程(如汽车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国外已占80%,注塑模具的实现),到新材料超强钢板热压成形模,都需要模具带动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成形模具及多工位级进模具均是推进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的保障,模具装备是汽车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电行业:家电零件成型依靠扳金冲压、塑料、发泡、吸附等各类模具,一台冰箱150-200付模具、一台空调50付左右的模具、一台洗衣机60付左右的模具,还有大量的小家电…海尔公司一年采购的6000付左右模具金额5个多亿。2009年12月工信部印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针对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的重要任务,加快我国家电转型升级(如低噪音、节能节水,多间室、)模具制造的水平也是家电零件制造工艺水平技术产品升级来实现的。

    航空装备行业:

    1、钣金装备:作为航空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航空钣金装备技术模具为其提供成型的主要设备是在超塑成形设备、热成形设备、旋压成形设备、压弯成形设备等等,大型板类三维曲面的一个产品成形模具往往需要数十套甚至数百套,板材由模具曲面成形;在多点成形时,模具制造将整体模具离散成一系列规则排列、高度可调的基本体来包络面完成,进而多点成形技术发展有多点成形机,等等。

2、飞机内饰件模具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配套中国商用飞机发展提供产品的模具制造技术,选用强度大、阻燃、防烟雾、散热工程塑料,结合航空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针对飞机内饰件的材料选用、产品结构分析与设计、模具设计制造和最终产品组装整套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实现飞机内饰件成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飞机内饰件方面,塑料使用的提高有利于减轻飞机的自重,节约燃油,降低成本。据不完全统计,飞机内饰件在模具200套左右,产值一个亿,带动制件产值在30亿元左右。

    IT模具:《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在“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的内容里,第8项"电子信息产业"中就将”电子设备仪器及工模具等为重点,推进信息化装备自主化。

    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精密多工位级进冲模,集成电路精密封装模具,电子元器件和精密接插件用精密模具,芯片用精密冲压模具,汽车电子模具为前沿,电脑周边模具、媒体数码产品模具、光电通讯产品模具、网络产品模具、钟表礼品模具等等随着IT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已是(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OA设备及耗材的主要生产国,60%以上的复印设备、40%以上的影像打印设备在中国制造,同时世界OA设备主要厂商在中国大量采购零部件也使得OA设备塑料模具发展迅速。

    新兴产业:

    1、医疗器械据推算有一万种产品,34个门类,4000家企业。如保健器械、高分子塑料产品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几乎全部制件涉及模具,大到高压氧舱,小到助听器、心脏起博器…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生物生命工程、医疗器械器材零部件生产配套的精密、超精密模具将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轨道交通:2009年国家4万个亿投资中轨道交通直接投资就是7000个亿,而动车组走行核心部件超高速(300公里以上/小时)精密轴承模具核心技术、时速2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内燃机车、载重100吨铁路重载货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轴承、齿轮传动装置,高速动车组用齿轮箱精密铸造模具;重载25T轴重热锻模具、冷墩模具等等将为新兴产业配套服务。

    模具行业给力高精装备产业发展

    模具为单件生产,有对特定用户的依赖特性,使其流程特点为每件模具产品复杂,单价高、产品按照订单提供、按照用户要求进行创新和改型结合的设计,到用户处安装调试。在整个流程中的修改与调整,随时都有其适时监控更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模具加工设备、测量设备,有其特殊要求。罗百辉表示,当前模具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无图化生产、单件高精度并行加工、少人化无人化加工,要求数控机床满足高速、高动态精度、高刚性、热稳定性、高可靠性,网络化以及与之配套的控制系统,各种先进软件对机床的整体性,最重要的是,模具三维型面加工特别注重机床的动态性能。#page#

2009年世界机床总产值陡降32%,中国机床产值居世界首位,中国机床消费达198亿美元,超过世界机床市场消费份额的三分之一,占世界机床产值的35.7%,进口机床接近60亿美元,下降近20%,仍以德国、日本、意大利、我国台湾、瑞士为前五位,以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柔性、绿色、全制造测量单元制造为主体的装备仍是我国模具行业技术升级的采购方向,模具加工中重负栽、大程序量、方工作台结构设计以及所具备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对数控系统的高编程分辨率、高进度的伺服控制软硬件环境是保证精密模具制造的关键。超精密镜面铣床、纳米级车铣复合中心、超精密数控车床等也已用于模具制造。刀具市场持续旺盛,切削刀具、工具2009年进口金额同比上涨4.59%,在机床工具行业是进口金额唯一的正数,用于五面加工、复杂运动的高精度切削刀具仍以海外产品为模具行业主采购对象。

    日本、欧美机床在高档模具加工制造设备、测量设备占垄断地位,其原因固然是与他们的产品高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他们对中国模具市场的策略有关。他们对模具市场的需求是主动服务,他们与模具用户合作研制开发机床的模具专用功能,量体订制功能。

    模具行业采购国外的中高档加工中心、测量设备、精密电加工设备、精密磨床占较大比率。日本森精机公司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就是研究模具制造技术的。日本大隈公司、MAZAK公司的高强度高精度的大型龙门加工中心、德国DMG带加强筋的刚性铸铁结构和独特的十字滑台结构为提高加工精度提供了基础;法如公司推出技术最先进的激光跟踪仪、英国雷尼绍在线测量系统、瑞士阿奇高精度线切割电加工机床。

    EROWA的机器人装载系统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高端解决方案;韩国机床、台湾机床在中档机型具有很好的性价比,对国内模具企业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台湾匠泽的高速石墨加工中心以及H系列最新高速加工技术的新一代加工中心、大韩EDM双头超大型电加工成型机适合加工大型电子汽车模具。

    模具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

    近几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以20%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模具钢产量需求预计达到100万吨。但我国模具用钢产量增长不明显,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持续发展,对于高档模具用钢进口量不断攀升,预计模具用钢进口还将大幅度增长。模具用钢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大同公司、日立公司、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瑞典一胜百公司、奥地利乐嘉文、韩国等国。法国奥佰杜瓦的热作压铸用模具钢ADC3,SMV4S是北美压铸学会指定用钢,塑料模具钢是欧洲家电、汽车模具用户首选钢种。中国模具钢按使用状态主要分为塑料模具钢约占50%、冷作模具钢约占28%、冷作模具钢约占20%、特殊性能钢约占2%,预计这几类钢材的需求将同步增长。

    模具CAD/CAE/CAM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硬件和软件的价格也已降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再加上微机的普及和应用及微机版软件的推出,德国海德汉、FANUC数控系统,美国UG软件、比利时玛特瑞尔莱斯公司,英国DELCOM公司、以色列的CIMATRON公司等和我国华中科技软件、数码大方CAD/CAM在模具行业得到普及应用,今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及软件将向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m7t.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 转变思路适应市场

下一篇:能源“十二五”展壮美蓝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中国模具产业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