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表现可圈可点。国内机床产品在以往较少涉及的中高档机床市场取得突破,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在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生产基础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盛伯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产机床发展趋势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即高速、高精、复合、智能、绿色,但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发展进程中,数控系统软、硬件的均衡发展。
盛伯浩介绍说,由于国内机床产品技术含量不够,所以产品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材料的价格,所以目前一些大型铸造厂也把目光投向了机床制造市场。他认为,材料价格比例的增大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国内机床数控系统硬件发展较为迅速,这也在一方面推动了这些铸造厂的改革。
相对于硬件的快速发展,国产机床数控系统的软件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在硬件趋同化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软件正在成为机床最具价值的部分。盛伯浩说,近年来系统软件的价格比重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也会随着机床功能的升级而日趋明显。他举例说,目前多轴联动技术是国内机床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机床生产企业也在尝试打破这一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而软件这一“软肋”也逐渐凸显。对于如何摆脱系统软件长期受制于人这一问题,盛伯浩表示,首先要解决数控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脱节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机床企业或数控系统制造商多为中小型企业,所以需要相关产业齐心协力来完成。
除了系统软件需要补齐短板,盛伯浩指出,数控系统作为机床的“大脑”,也将会承担起更多的“重任”,比如各种补偿功能的完善、总线的互连以及信息化的实现。另外,国内企业还要关注国外的最新技术进展,如多通道复合机床技术。但同时,盛伯浩建议,国内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逐步改进产品的性能,对于批量大、应用面广的产品要采取优先发展的措施,不要盲目地追求新技术,却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政策方面,国内机床企业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在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生产基础建设方面完成公司体制与结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