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三大水系中,按干流长度和流域面积计算,珠江排在长江、黄河之后,是第三大河流。然而,观察年平均水量,珠江相当于黄河4倍,仅次于长江,实际上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由于黄河已经出现断流,长江水运已经比较成熟,中国能够大规模发展水运的大河,只有珠江了。而在珠江三大干流中,无论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水质,西江都是当家老大。
广西 937条河流总长约34000公里,83.7%的河流属西江水系,呈叶脉状分布,构成理想的天然河网。西江主流年径流量达到2212亿立方米,汇集全区85%以上的水量。水系如此发达,水力资源如此丰富,而与这种优势很不相称的是,西江航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内河运输令人遗憾地停滞不前。
目前,广西内河航运通航里程5591公里,开发利用率不到20%;在通航航道中又有60%航运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近2300公里内河主航道中能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的河段仅占40%,大多数航道只能通行50吨~100吨级船舶。据2008年底的统计,全区公路通车里程985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734公里,内河主航道不到2300公里。2007年广西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全部货运周转量的比重为61.3%,公路占19.9%,水运只占18.8%。
全国这三项指标的数值是:铁路23.5%,公路11.1%,水运63.38%。水运在全球、在全国都是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在广西却一直屈居“小老弟”。况且,上述数字中的“水运”,还包括海运在内。2008年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8089万吨,内河港口4676万吨,河运能力只相当于海运58%。
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个巨大的失落:得天独厚拥有内河水运优势的广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在运输体系中本来应扮演“大角色”的河运,反而成了很次要的“小角色”。这种“角色错位”,理应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重新摆正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