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
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幅将会高于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估计会有15%左右的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增长可达10%上下。”在近日举办的2010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A级物流企业授牌大会上,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表示。
不过,欢喜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定,2010年物流成本上涨之势已经形成。“按照目前情况分析,国家油价进入上升通道,通胀预期增强,人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继续升高,物流企业运营所需的各种要素价格呈上涨趋势。”何黎明说。
其中最让物流企业担心的是油价。在第二届以信息化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内蒙古一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油费大概占了成本的50%。”
面对高涨的油价压力,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有些忧虑,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成本高企的同时,物流业竞争领域加剧,尤其在公路运输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物流价格,把成本压力完全转嫁到企业头上。
“想延伸产业链也很难,大的生产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为了保证就业人数,生产企业一般不愿意将部分生产流程交由物流企业来操作,即使这样做更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总体效益。”北京一大型物流企业负责人在上述论坛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鉴于2010年极有可能出现的成本上涨压力,《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将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希望寄托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细则上,期望细则出台后,部分税费能够得以减免,抵消部分成本上涨压力。
税收过高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令人着急的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3年规划期即将过去一年,而包括税收问题在内的细则,至今尚无踪影。在上述授牌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透露,现在发改委急于出台细则,商务部也已经派出两个调研组。各方消息显示,2010年物流相关细则必然出台,总会落实“一些”东西。
此外,物流企业有望于地方政府处得到相关优惠政策。据了解,自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至今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份提出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般各地的规划出台后,均会有一些具体配套的政策。” 北大纵横运输物流咨询中心总经理雷春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缓解成本压力显然不应该完全依赖于税收减免等政府优惠政策,中国最大民营物流集团之一的远成集团常务董事余为梁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还可通过管理细化,减少成本;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服务质量;提高效率;业务结构性调整,比如2009年四川灾后重建时,上海到四川的物流量增加的很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产业来说,成本上涨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些物流企业,尤其是实力比较弱小、服务水平比较低的物流企业,利润有可能越来越薄,甚至亏损从而退出物流市场,这对物流企业加速兼并重组,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黎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