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智能建筑的理念,1996年后,陆续建成了一些“带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智能化”也成为众多建设者和开发商的时髦用语,尽管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技术都不成熟,“智能建筑”的概念还是被人为地炒作起来,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城市的最显眼处,然而至今为止,真正能称为“智能建筑”的犹如凤毛麟角。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原因:
(1)规划阶段对“智能建筑”的理解深度不够,包括大多数业主、设计院和工程商的概念只是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的层面上,造成规划漏项和系统之间档次不匹配;
(2)设计阶段建筑总体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脱节,设计院因为机制和人力的问题,往往把智能化系统设计甩给工程商,而由于建设程序的原因,工程商的介入时间远落后于合理设计时间,设计质量无法得到可靠保证,
(3)施工阶段工程管理的不到位,由于智能化系统涉及的技术复杂多样且日新月异,施工总包和监理很难管好智能化工程,特别在系统功能和系统调试方面的管理几乎是空白:
(4)使用阶段管理模式及人员素质跟不上,有很多系统用不上或是系统使用不当反而影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