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聚焦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用声学技术为设备“听诊”

聚焦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用声学技术为设备“听诊”

发布时间:2023-08-2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故障诊断 自动化技术 工业设备 人工智能 麦克风阵列

导  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广泛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渐成当下产业发展新引擎。伴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设备制造和工程系统复杂性大大增加,以往依赖人工经验监测、记录和分析的事先维护早已满足不了当前所需,设备维护管理成为当下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故障诊断,麦克风阵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广泛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渐成当下产业发展新引擎。伴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设备制造和工程系统复杂性大大增加,以往依赖人工经验监测、记录和分析的事先维护早已满足不了当前所需,设备维护管理成为当下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设备维护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被动故障维护以及定期以人工巡检的方式检测。众所周知,故障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仅依赖人工诊断难度较大、耗时长且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对企业来说备件存储成本相对也较高,存在着诸多缺陷。

预测性维护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工业设备运维的趋势所需。

什么是预测性维护?预测性维护可以做什么?

预测性维护是集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故障状态预测、维修决策支持和维修活动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维修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利用率,更是保障设备持续使用乃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

当前,预测性维护技术大多采用温度、功率、振动或声音监控,所有这些技术都涉及实时持续监控机器状况,以便快速发现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

为什么选择声音赛道?

万事万物均有其声,工业设备同样可以“开口说话”。不同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独有的声纹信号,这也属于该设备特有的“DNA”,具有唯一性且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声音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探索深入,基于声音的设备状态监控已能够自动屏蔽环境噪声,现阶段在实现持续监控与早期故障告警上,智能化的声音状态监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智能语音领域唯一落地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持续聚焦制造业发展重大需求,以声学为核心,开展了多维度的工业听诊技术研究。

那么,如何最大化发挥“声音”的听诊作用,有效开展预测性维护工作,并实现真正落地,乃至持续创造价值?

一是技术创新,二是数据支撑。

源头发力,科技创新为基

内外兼修,软硬结合,创新中心自主研发了声音信号处理、多模态智能降噪、波束成形、声源定位等声学前端算法技术,以及可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高精度麦克风阵列模组硬件,基本实现了技术路径全面覆盖。

麦克风阵列研制方面,创新中心自研的64mic麦克风阵列不仅在频带宽度、灵敏度、信噪比等方面性能优良,支持监测距离远达40m,定位精度可达1°。与此同时,基于声学优势,创新中心还进一步融合了视觉相关技术,将声像图与可见光图叠加,实现故障可视化。

创新中心研制的麦克风阵列不仅可单独部署,还可融合各类固定式、手持式、可移动式载体,适用于工业领域内如局部放电、气体泄漏、设备异响等多样化复杂场景,帮助用户快速锁定“故障”点,高效、切实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故障诊断,工业设备,麦克风阵列

搭载了64mic麦克风阵列的声学成像仪,让故障清晰可见

算法层面,创新中心采取不同任务调度不同算法的方式,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提高目标监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

目前创新中心主要采用两种不同预测性维护算法技术方案,即生成式方案区分性方案

在仅有正常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式方案有较大的优势。生成式方案可对正常状态设备声纹进行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建模,拟合声纹数据的概率分布空间。对未见过的正常状态声纹,也有较好的鲁棒性。从实践结果来看,准确率可达95%。

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故障诊断,工业设备,麦克风阵列

基于AE模型的生成式方案

针对工业复杂、多样化场景需求,区分性方案效果更佳。区分性方案可通过对有监督数据的学习来拟合数据的特征分布,通过判别器来判断机器是否异常或者出现哪种故障类别,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准确率提升明显。从实践结果上看,区分性方案准确率可达98%。

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故障诊断,工业设备,麦克风阵列

基于TDNN模型的区分性方案

较之行业传统依赖人工巡检的维护方案,以听诊技术为核心的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优势明显

 全天候、全过程管理,安全性、稳定性强:支持7*24小时全时段远程实时监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管控,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进行智能化预警,最大程度保障设备使用的持续性,降低设备非计划停机风险。 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实现设备的自动巡检和故障诊断,有效避免人工巡检的繁琐和时间浪费。通过对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警,企业可提前进行相应设备维护、损坏部件等更换。

 多维度数据分析,准确率高:科学化、数据化管理,基于声音、振动、视觉等多维数据进行分析,避免人为主观判断误差。过程生成的大量数据还可以为后续设备分析提供支撑,以及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运营、维修和保障计划。

 支持经验数字模型化:“老师傅”经验+机理模型有效结合,可将传统无法准确传承的经验知识进行数据积淀,形成可复制应用的设备健康模型。

声纹数据,硬核支撑

为了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判断,创新中心开展了关键领域工业设备声纹数据库建设工作。深入工业场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麦克风阵列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远程非接触式声音信号搜集,通过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已建成9万+小时的正、负声纹数据库。

通过声纹数据的进一步加持,利用先进的机理算法与AI算法融合建模,对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行对比分析,为工业领域关键应用设施设备运行实时状态监测,提供精准性、预测性和实时性的声学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服务。

落地见实效,实践展实力

实践是检验能力的最佳方式。

目前,以创新中心工业听诊技术为核心的多个系统方案已在电力、烟草、能源等工业设备制造、生产多行业多场景的关键环节中落地应用。

卷烟制丝工艺是卷烟生产的主要工艺,这其中松散回潮工序作为制丝过程的主要加工工序,其出口水分是影响后续供需产品质量的关键质量指标,回潮机作为这个环节的主力军,如何避免因长期抽取水蒸气导致积水、烟粉堆积等问题导致的风机异常运作,过程监控尤为重要。以往都通过人来开展过程实时监控、检查等工作,耗时耗力,目前,创新中心提供的预测性维护方案,可以通过对此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准确率达98.5%。目前相关方案已在安徽某地烟草公司成功落地。

在电力领域,以极早期发现电力设备故障隐患为核心的变电站设备声纹监测系统亦在发挥效用。针对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高压断路器等重要场景,创新中心联合科大讯飞、国网安徽电科院,在安徽电网声纹监测预警中心上线了5套典型声纹分析算法系统,对百余台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预警,实现了远程7*24小时无人化巡视,替代“老师傅"的定期巡视。相比人工巡检,声纹监测技术能够在早期发现运行设备故障隐患,异常检测效率提高50%以上,准确率达98%。

从技术创新到落地实践,要攻克的不仅是核心技术问题,如何与真实场景需求相匹配,在技术与场景之间搭桥铺路,实现技术快速在场景中落地,亦是创新中心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创新中心将持续深耕工业AI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技术赋能行业,助力数智化转型升级。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4renfm4t7sp.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合信物流方案⑥:窄带(红外电滚筒)分拣系统

下一篇:英伟达携手VMware推出定制语言模型的AI应用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故障诊断 自动化技术 工业设备 人工智能 麦克风阵列
  • 校企合作 | 2025 年第一期智能制造师资培训班活动通知

    倍福 (Beckhoff )作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驱动者,定义了自动化领域的许多标准,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倍福于 2024 年正式推出大学合作计划。旨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通过这一计划,倍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

  • ATRO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系统新增多种连接模块

    倍福的 ATRO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于 2022 年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现在又新增了更多连接模块,进一步提升了 ATRO 系统的灵活性,甚至能够实现多臂协作机器人。控制,

  • 电子装配检测的自动化应用——TB6系列协作机器人

    泰科TB6系列协作机器人集成了先进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的优点,避免了传统机器人所需的安全防护区域设置等额外成本,并通过工作分配将人们从枯燥和重复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良好的运行效率,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TB6系列协作机器人在电子装配测试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编程,智能制造,生产线,

  • ATRO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系统新增多种连接模块

    倍福的 ATRO 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于 2022 年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现在又新增了更多连接模块,进一步提升了 ATRO 系统的灵活性,甚至能够实现多臂协作机器人。控制,

  • 前沿自动化技术荟萃SIAF 2023

    第14届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3月1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开幕,为期三天的展会聚焦环球最新智能生产技术,观众将可接触各种工业自动化的最新科技和解决方案。ABB,

  • 智能制造--2021武汉工业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览会已全面开启

    由沃森展览联合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武汉)国际工业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览会(简称Assembly & Automation )将于2021年9月7日-10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 SIAF广州自动化展同期研讨活动将提供极具价值智能制造市场见解

    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将于2021年3月3至5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盛大举行。展会现场将云集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和展商,并呈献各种与智能工业自动化相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展会将带来激发思维的同期研讨活动,带领业界发掘产业转型的新趋势。

  • 艾默生荣获2021物联网突破奖之“年度分析平台奖”

    全球自动化技术和软件公司艾默生凭借其Plantweb Optics™分析软件荣获“物联网年度分析平台”大奖。

  • 工信部:连接工业设备超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160万家

    目前,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

  • 伊顿向丹佛斯售液压业务获实质性进展 此前已接受监管部门限制性条款约束

    据悉,伊顿公司深耕液压市场多年,为工业和移动设备提供液压部件、系统和服务。伊顿公司液压业务2019年全年总营收占公司液压集团的86%,是工业设备及行走机械各液压组件、系统与服务的重要供应商。该业务2019年销售额达22亿美元,2020年销售额为18亿美元,拥有员工约11000名。

  • 英国政府将投资污染最严重行业中使用的电机研发

    这些中心必须集中精力应对“推动电力革命”挑战所确定的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工业设备、海洋装备、特种车辆、轨道装备等行业领域,覆盖多级供应商到原始设备制造商各级供应链。这些中心还将帮助中小型企业开发和扩展功率电子器件、电机和驱动系统等技术能力。

  • 柯马亚洲工厂将转产口罩

    其工业设备子公司柯马(Comau)正在中国工厂推进防护口罩的各项生产筹备,计划每月产量超过100万个。

  • 维护先人一步,数据定义“魏”来

    魏德米勒发布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白皮书》和《工业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白皮书》,全面解析预测性维护。

  • 倍捷连接器(PEI-Genesis)与ITT Cannon加强亚太区合作

    近日,全球知名连接器生产商ITT Cannon授权倍捷连接器在其珠海工厂组装从美军标MIL-DTL-5015和MIL-DTL-2648 S1延伸而来的CA-Bayonet和KPT/KPSE两款产品系列,近十万个产品型号。这两个系列的产品拥有快速连接,防水防尘等功能,还具备从信号到电流,从焊接到压接的多种端子选择。其高度可靠性可适用于严苛环境,被广泛应用

  • 研讨会预告丨金升阳全国巡回电源技术研讨会诚邀您莅临

    作为专注电源与信号接口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升阳一直以技术创新为本,不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并结合各大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电源解决方案来助力工业设备与行业的发展,努力做到“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丨金升阳全国巡回电源技术研讨会诚邀您莅临!

  • ASpec元存发布新品宽温级CF固态存储卡

    ASpec元存自成立以来不断创新与提高自身实力。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为工业设备提供更多的存储解决方案,ASpec元存研发团队经与各方工业设备企业、军工设备企业不断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需求,结合自身研发实力及不断的创新技术研发首款工业类宽温级CF卡。

  • 华北工控EMB-3583:搭载RK3576芯片,让显示更智能

    华北工控基于瑞芯微RK3576芯片推出了一款适用于智慧显控领域的嵌入式主板EMB-3583,凭借强大的AI计算性能、多媒体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等,可助力客户实现更高效显示和灵活控制。人工智能,智能化,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捷报频传:政策驱动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到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智能化,

  • 抢抓AI发展新机遇!华北工控创新打造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专用计算机

    近日,《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等鼓舞AI产业发展的政府文件相继出台,人工智能终端市场发展信心有效提振,正在迈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智能化,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报告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此外,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收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为智慧气象注入驱动力,推出气象监测站专用AI工控机

    华北工控积极拓展嵌入式产品应用领域,聚集智慧气象的兴起,推出了可无缝集成于气象监测站的系列AI工控机产品及一体化定制方案。人工智能,接口,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综述(2月25日-3月3日)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同时,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大模型在多领域的深度对接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引领A股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表现亮眼。智能制造,

  • 华北工控EMB-3541具备10.4Tops@INT8算力,支持AI机器人集成应用

    华北工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面向AI领域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基于ARM架构Cortex-A55 四核@1.4GHz处理器打造的工控主板EMB-3541可无缝集成于AI机器人系统中。人工智能,智能化,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