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发布时间:2022-03-2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互联网 智能化 芯片设计 晶圆制造 中国传感器产业

导  读:

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互联网,智能化,

我们一直说中国传感器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主要以欧美日国家为代表,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次就口中的差距进行分析,总体上来说,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

 

芯片研发能力较弱

 

互联网,智能化,芯片设计,中国传感器产业,晶圆制造

根据《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披露,中国传感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这也是我国传感器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地方,中国做传感器的企业很多,但做传感器芯片设计的企业寥寥无几。

 

国内企业基本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具有自主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较少,智能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率不足 10%,核心技术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

 

此外,本土智能传感器在设计、生产、测试等环节的标准缺失严重,产业链上下游缺乏有效的对接。

 

制造工艺装备落后

近几年国产传感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少传感器新品发布,部分传感器产品在关键性能参数上并不弱于国外大品牌相关产品。然而,国产传感器的问题不在参数,而是出在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上,这才是许多大项目畏惧使用国产传感器的原因。

 

据了解电力部门采用国外传感器产品三年不需检修,采用国内产品每季度检修一次,石化部门重要生产线几乎全部采用国外传感器。

 

另一方面,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所需的高端产品也存在禁运风险,外资企业产品持续把持高端市场,并且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转变。

 

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我国传感器依赖进口问题严重,国内传感器企业以跟仿国外同类产品居多,很多企业直接引进国外传感芯片进行封装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自主研发产品。

在应用上,国内下游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拉动作用大。但目前国内智能传感器厂商多为新兴的 Fabless 初创公司,技术上以仿制跟随为主,自身技术和产品性能还难以获得手机、汽车等大型应用商的信任,产品进入中高端行列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这其中,价格也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由于国际市场较为成熟,国外主流厂商价格已经压的很低,国内厂商又没有技术优势,在市场上难有竞争力。

 

市场对接能力较弱

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与下游应用缺乏有效的衔接,国外先进企业已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很多系统集成商对国产器件没有信心。

 

从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的MEMS专利数量来看,中国以15%的申请量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高技术的跟踪和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尚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国产传感器并未缺席。

 

虽然传感器专利的申请量较大,但其成果以样品居多, 距产业化较远,缺少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能力和机制。大量传感器成果只以样品或专利文档的形式,封存与各高校和研究院所,没有到企业进行落地,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难以形成规模应用

我国传感器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根据《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我国现有1600 余家传感器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不足 200 家,约占 总数的13%。而相关传感器概念上市企业中,大部分公司纯传感器业务占比较低,以传感器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少。

 

传感器IDM厂商稀少

中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国产传感器厂商的发展。传感器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方面,最为核心的当属晶圆制造环节,需要材料体系、工艺、设备和厂房 等的支撑。

 

因为晶圆制造对工艺及设备要求非常高,投入资金巨大, 国内绝大部分传感器厂商以无晶圆厂(fabless)模式居多,IDM厂商稀少且体量较小。

 

在全球17家主流MEMS芯片代工厂,除了宝岛台湾的台积电、世界先进、联电等传统代工厂,中国本土只有赛微电子收购的位于海外瑞典的Silex入榜,再无其他本土MEMS代工厂入围,可见中国大陆本土传感器芯片产业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力几乎为0

 

传感器算法不成熟

传感器设计软件价格昂贵,设计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目前国内尚无一套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好用的传感器设计软件,IntelliSuiteConventorWareL-Edit等国外传感器EDA设计软件几乎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同时,这也是中国目前工业软件产业羸弱的一个缩影,不仅传感器行业如此,工业设计、芯片设计等领域也大都使用国外的EDA软件。

 

本土企业在传感器配套的软件环节中渗透率较低,被欧美如博世、 应美盛等自带软件算法的 IDM 企业垄断,技术与国际水准仍有差距。但是在传感器芯片及解决方案环节中,中小规模技术型企业在新兴应 用场景中渗透加速。

 

虽然从传感器的整个产业链上看,中国传感器产业在不同方面均存在不少差距,但在某些方面差距已经拉近,这其中传感器封装测试是差距较小的领域,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传感器的发展,可谓是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我国在传感器技术研究方面,正在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一批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传感器正在进入市场,在各领域中不断拓宽应用范围,设计技术、材料控制技术、生产技术、可靠性技术和测试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量产能力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国生产的传统传感器,如力学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压敏传感器,产销形势稳中有升,不仅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增长,还同时满足了部分国外市场的需求。通过世强硬创这个电子行业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国产品牌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同时,可以申请相关免费样品,寻求专业传感器FAE的研发测试帮助。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体现了新型传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总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传感器技术定能脱颖而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互联网 智能化 芯片设计 晶圆制造 中国传感器产业
  • BIS-6670L:搭载Alder Lake-N系列处理器,赋能数字标牌更多AI应用

    AI时代,数字标牌作为信息展示与交互的核心载体加速智能化,并深入渗透到商超零售、交通、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助力数字标牌行业数智化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华北工控提供深度定制的模块化计算机硬件支持,比如BIS-6670L。处理器,ALD,互联网,

  • 华北工控RPC-201FT:搭载飞腾D2000处理器,满足信创产业数据处理与安全需求

    数字经济崛起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驱动,我国信创产业生态体系快速建立起来,市场空间也随之增大。华北工控从基础硬件层面布局信创行业,打造了基于飞腾平台处理器的RPC-201FT整机等国产化产品方案,满足更高的数据处理与安全需求。互联网,嵌入式,工控机,

  • 一周科技与产业领域新闻综述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9000余名人类跑者同时出发,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潜力。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4月23日至25日,成都工博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聚焦“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

  • BIS-6670L:支持轻量级边缘AI计算,满足物联网自助终端产品要求

    受到AI、5G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普及推动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驱动,物联网自助终端市场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华北工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了可无缝集成于物联网自助终端的系列嵌入式工控机方案,比如BIS-6670L模块化整机。

  • 新品发布 | BIS-6960M-A10TW高能效多网口工控机

    华北工控新推出高能效多网口工控机BIS-6960M-A10TW,通过搭载Intel 10代 Core系列处理器,满足多任务处理、视频图像处理等的应用需求。配置丰富接口显著提升网络通讯能力和可扩展性,并具备工业级坚固耐用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元场景。USB,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BIS-6360FT-A10:搭载飞腾E2000Q处理器,筑牢AI数据中心安全底座

    华北工控面向AI数据中心安全领域应用,推出基于国产芯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方案。例如搭载飞腾E2000Q处理器的BIS-6360FT-A10嵌入式准系统,可以助力提高AI数据中心运行能效和安全性。互联网,电磁干扰,

  • ATX-6985:采用国产兆芯KX-6000系列处理器,适合智慧税务应用

    在智慧税务的框架下,依托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自助办税终端等智能设备的部署,搭建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体系是主要内容,可以促进税务数据线上线下的高效衔接,提高税务办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处理器,600,电磁干扰,PCI,

  • 无线零丢包低延迟网络方案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实践

    在冶金企业的智能化进程中,稳定可靠的网络是企业生产的“中枢系统”,对保障生产流程顺畅至关重要。然而,冶金现场环境的高温、粉尘、机械震动、钢结构遮挡、强电磁干扰、设备移动范围广及无线产品选型和安装不规范等原因,常导致通讯延迟、丢包,业务运行受阻。与有线网络不同,无线电磁信号无形无迹,不易检测,工程师

  • 还在为零点定位和夹持精度发愁?堡盟微型电感式传感器来“救场”啦

    在机械加工领域,传统装夹方式长期受困于人工上下料耗时、五面加工易产生轮廓干涉等难题,这些问题如同桎梏,严重制约着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堡盟电感式传感器赋能的零点定位系统,正以创新技术为行业带来突破性变革,重新定义精度与效率标准。自动化,应用,智能化,

  • 当中国蔬菜遇见智能包装:冷链出口的“鲜”锋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冷冻蔬菜出口大国,近年来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优势稳居国际市场前列,但面对愈加严苛的质量认证、新兴市场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以及国际物流效率的竞争压力,包装环节的技术升级逐渐成为行业突破壁垒的关键抓手。在此背景下,给袋式包装机凭借其高效自动化、精准计量和灵活适配不同规格包装袋的优势智能化,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丰田集团五家公司联合启动“AI与软件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丰田集团旗下五家公司——株式会社爱信、株式会社电装、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丰田汽车株式会社、Woven by Toyota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丰田集团五家公司”)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丰田软件学院(Toyota Software Academy)”,旨在系统化培养AI与软件人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培养,智能化,加速器,

  • 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2025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即将在沪盛大启幕

    共探数智化未来,共创新质生产力。2025年6月17日—19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全场景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为主题智能化,西门子,

  • 重磅发布!2025中国(宁波)五金机电进出口博览会正式启动

    全球五金机电行业瞩目的盛会——2025中国(宁波)五金机电进出口博览会(CHEE2025)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中国•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次展会在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长三角五金机电产业联盟、浙江省五金工具行业协会、宁波市五金制品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电器,智能化,

  • 欧姆龙闪耀华南工博会:创新技术驱动智造新生态

    2025年6月4日,备受瞩目的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于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欧姆龙首次深度参与这一华南地区工业盛会,以“超越人的自动化”为核心理念,携多项创新解决方案亮相9H-C195展位,全面展示融合AI、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解决方案,为华南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 芯原芯片设计流程获得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领先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SiPaaS®)企业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码:688521.SH)今日宣布其芯片设计流程已获得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支持其按照国际标准为客户提供满足各类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芯片设计服务。认证证书由国际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

  • 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互联网,智能化,

  • 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互联网,智能化,

  • AMD完成对赛灵思的收购 全球最大FPGA品牌不再独立

    2月14日,美国半导体芯片设计巨头AMD宣布以全股份交易方式,完成了对可编程芯片(FPGA)企业赛灵思(Xilinx)的收购。

  • 芯原的神经网络处理器IP获百余款人工智能芯片采用

    领先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SiPaaS®)企业芯原股份(股票代码:688521)今日宣布其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Vivante[Vivante是芯原IP产品线的一个品牌]NPU)IP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市场成绩:已被50家客户用于其100余款人工智能芯片中。

  • 专家建言中国工业软件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

    “芯片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业软件是中国与西方技术差距最大的一个行业。中国要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在山西太原表示。

  • 传软银出售ARM 或让其再上市

    软银集团正在研究全部或部分出售其持有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股份,软银也曾表示有考虑将Arm回归公开市场。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评估阶段。四年前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

  • ARM向初创企业免费开放半导体设计知识产权

    芯片设计公司ARM日前宣布,向初创企业免费开放半导体设计知识产权。该免费项目名称为“Arm Flexible Access for Startup”,累计融资不到500万美元的初创企业可以利用。除可以免费使用半导体设计开发所需的知识产权和软件外,还能在测试、产品评估、试制生产等方面得到免费支援。

  • 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互联网,智能化,

  • 中国传感技术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这七个问题仍需解决

    传感器产业主要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软件与芯片解决方案、应用等流程,技术壁垒高,细分环节多且分散等方面,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KODENSHI来做详细的介绍。互联网,智能化,

  • 一文看懂国产半导体材料现状

    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与芯片封装环节。 由于半导体制造与封测技术的复杂性,从晶圆裸片到芯片成品,中间需要经过氧化、溅镀、光刻、刻蚀、离子注入、以及封装等上百道特殊的工艺步骤,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动了上游专用材料与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