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GE携手三峡集团打造乌东德精品水电项目

GE携手三峡集团打造乌东德精品水电项目

发布时间:2021-07-02 来源:通用电气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GE为项目提供的六套单机容量为85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GE迄今在役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融合GE全球水电技术和本地制造优势打造美丽机电项目,助力三峡集团精品工程建设GE深度参与中国的清洁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1年7月2日,中国上海——近日,由GE参与提供主机设备的“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电机,太阳能,智能,智能,清洁能源,水电站

  • GE为项目提供的六套单机容量为85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GE迄今在役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 融合GE全球水电技术和本地制造优势打造美丽机电项目,助力三峡集团精品工程建设
  • GE深度参与中国的清洁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1年7月2日,中国上海——近日,由GE参与提供主机设备的“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标志着这一世界第七、中国第四的千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在乌东德水电站项目中,GE提供了六套85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工程、制造、安装监理和调试。其中首台机组于去年7月并网发电,最后一台机组于今年6月16日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如期实现投产输送绿色动力。

GE中国总裁向伟明表示:“热烈祝贺乌东德水电站正式投运,感谢每位参与这一精品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乌东德水电站是GE与三峡集团近30年在清洁能源领域良好合作的又一缩影,既是我们长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进一步加深在项目开发、设备提供、技术引进等领域合作的新起点。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继续携手三峡集团,深度参与中国的清洁能源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乌东德水电站所采用的85万千瓦机组是GE迄今全球水电站在役单机容量最大机组,每台机组的发电量可满足约180万户中国家庭的用电需求。该项目机组的设计、生产和制造是GE充分调动全球和本地资源的典型案例,不仅促进了本土水电研发和智能制造水平的升级,也是GE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又一例证。

秉承美丽机电的建设要求和三峡集团的精品工程标准,GE将提质降费、智能制造和精益理念贯穿于项目执行的始终。GE水电团队充分调动本地和全球资源,由天津的GE水电团队担任项目执行的主导方,对天津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并采用高性能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负责大部分零部件的生产交付,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同时,为提升物流效率和工程标准,GE将六台转轮和下机架在工地现场山体内的转轮车间生产组装。不仅如此,GE严格防控疫情对项目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进度和交付质量,实现全部GE机组提前一个月圆满交付。

乌东德水电站是GE与三峡集团继三峡工程、向家坝水电站之后,共同建设的第三个国家大型能源项目。位于金沙江下游,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旨在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利资源,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及北京市等东部能源紧缺的地区提供清洁电力。按计划,水电站的全部机组投运后,每年生产的电力可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0.4万吨,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除了水电领域的合作,GE与三峡集团在中国及非洲、拉美等海外第三方市场,已就风电、太阳能、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致力于共同打造低碳未来。

作为清洁能源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GE致力于以创新技术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可及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三难困局”。GE期待携手本地合作伙伴,根据中国能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引进、研制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持续升级本地的能源设备及服务供应链体系,以更好、更快地服务中国快速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和低碳发展之路。

 

关于GE

在GE,我们帮助应对当今世界最严苛的挑战,助力驱动世界前行。GE将世界一流的工程技术实力与软件及分析相结合,让世界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有着超过125年历史的GE正不断创造着工业的未来。今天,GE在增材制造、材料科学、数据分析等全新领域引领着行业的发展。GE的员工遍布全球各地,他们敬业专注、诚实正直,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www.ge.com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328nc9v9em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激光雷达的原理介绍

下一篇:西门子作为专注的科技公司加速高价值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