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工匠精神应该是精、专、强,这是必备条件,只有在行业领域达到精、专、强,企业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
如何呼唤
“工匠精神”的回归?
孙 志强:其实中国不缺乏工匠人才,呼唤“工匠精神”回归,是要呼唤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企业不要只是追求快速经济发展、快速生存,而应该回归对工匠精神的传 播,力量的凝聚。对我们企业来说,在追求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要放开思想迎接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好的平台,比如和一些知名的 智能企业联合开发项目、成立实践性强的项目,投入较为充分的研发资金等,好的平台就是“工匠精神”的温床。
一个方形底座,连接一个弯形的工作臂。工作臂另一端的“手腕”连接另一个移动关节和末端执行器,像一只“手指”一样的末端执行器,可在垂直于平面的部件上重复运动和作业。即使在频繁启停和高速运动状态下,这个末端执行器也只是正负0.02毫米的误差。
眼前这个重量仅18公斤的机器人,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做“SCARA机器人”,中文译名是“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是一种圆柱坐标型的特殊类型的工业机器人。远远看,它就像一个端坐在生产线前弯着腰默默作业的“流水线工人”。
这个“SCARA机器人”的“主人”,是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瑞松科技”)。今年7月,它在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首次亮相,便受到广泛关注。
从 SCARA机器人,到激光3D视觉技术,再到关键部件之一的外部轴,瑞松科技全部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其机器人系统,不仅出口到机器人研发生产最发达 的欧盟,德国工业联合集团更是每年以订单的形式集中采购瑞松科技机器人外部轴,为其属下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装备配套。
广州开发区东鹏大道,瑞松科技智能技术研究院内,一排排崭新的“SCA RA机器人”摆放在展示柜上,展示柜下面的柜门大开,里面连接着电线和多台电脑,几名技术人员连凳子都没拿,就直接蹲在柜门前操作着电脑,对“SCARA机器人”进行反复的调试、检测。
耗时一年花了上千万元
瑞松科技研发出SCARA机器人
瑞 松科技的“SCARA机器人”自今年7月正式亮相试用后,小批量订单便已经陆续发来。“广州某电梯品牌企业已经正式交付使用,像以前电梯层门板之间需要人 工打螺丝,用SC A R A机器人后,便可以实现机器自动完成”,瑞松科技常务副总裁刘尔彬告诉南都记者,“该产品目前拥有大量潜在的客户需求,用于生 产平台的使用”。
“SCARA机器人”是目前轻载型机器人中的一个杰出代表。这类机器人因为结构轻便、响应快,比一般关节式机器人速度快数倍,最适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进行装配的作业。通常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制药、食品、汽车电子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据 刘尔彬介绍,瑞松科技自主研发的“SCARA机器人”,精度高、稳定性强,重复定位运作时误差仅为正负0.02毫米,最大可搬运重量高于额定重量的2.5 倍;而且本体重量仅18公斤和25公斤,可适应各种行业环境。其界面更是采用全中文编程和操作,操作更方便,包含视觉控制模块的驱控一体设计,结构紧凑省 空间,极大地节省了生产空间和成本。
“目前国际上SCARA机器人研发生产,最先进的有爱普生、东芝、雅马哈等老牌企业,而瑞松科技的SCARA机器人运动精度与这些品牌先进的机器人标准已经实现同步化”,刘尔彬说。
据悉,“SCARA机器人”从研发到生产到正式推出,是刘尔彬带领技术团队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投入研发经费上千万元,经历一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后才成功的。
“在实验研发阶段,我们经常出现全部零件组装完成后发现存在不匹配的状况,但是却不知道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因此又重溯回去,从图纸设计、到外形加工、到系统检验,一项项检查、比对,寻找出错漏之处再加以改进”。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