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看得见、看得清,已经成为众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共同追求。事实上,拥有成熟的机器视觉技术,会帮助机器人企业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由深圳机器人协会以及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6深圳机器视觉应用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召开。
(会后合影)
会议围绕“3D立体视觉的现状及展望”、“视觉软件如何让机器更智能”、“中国智能制造的新平台”以及“正确选择镜头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计算摄像进展与展望”等多个主题展开。
什么是机器视觉?
一般来说,机器视觉是可以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该图像装置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后,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分类,将这些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然后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相机的成像过程是外界3D场景向2D传感器的一个映射过程,而且该过程是不可逆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设计与机器视觉研究室宋展博士在日前由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和中源智人联合主办的“机器视觉应用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而3D机器视觉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实现成像过程的可逆,即由2D信息恢复3D信息。
其实这就涉及到图像识别和光学3D扫描。宋展博士详细介绍了立体视觉技术、光学扫描3D技术、激光散斑3D重建技术、TOF三维重建技术等机器视觉的专业技术,并通过对各种技术的比较得出结论:3D机器视觉技术将逐步成为重要的手段。
需求旺盛,强强牵手
事实上,将机器视觉规模化地应用在工业上,国内还是稍逊于国外。加拿大公司Matrox公司成立于1976年,着力于高端制造业、半导体、包装工业、机器人的代工和集成,1993年开始研究机器视觉,在机器视觉和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上有深厚的沉淀。其亚洲市场总监徐晨表示,中国是很大的市场,但技术和研发水平与日本,韩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Matrox目前的业务重心正在在向中国转移,此次联手深圳机器人协会和中源智人,正是看好机器视觉在中国发展的潜力。
与Matrox的战略不谋而合的是日本CCS光源。好的机器视觉离不开好的光源。而机器视觉光源的任务就是淡化背景、突出特征。CCS深圳代表处的谢青林在“机器视觉应用国际研讨会”详细讲解了不同光源所引起的不同图像成像。他指出,一个好的光源厂家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光源硬件和专业的照明方案,“这些是视觉系统成功的基础。”
的确,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新增工业机器人7.5万台,同比增长达到31.6%,中国市场占全球比重达到28.4%。GGII预计,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增速超过30%,出货量将达9.5万台。
工业机器人的大市场也带动了机器视觉的迅速发展。机器视觉是工业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为冲破国际企业在这一市场上的垄断,不少国内企业也纷纷布局。其中就包括中源智人和视觉龙。
据了解,视觉龙公司的“VD200机器人视觉引导控制器”目前可与众多国内外知名能机器人互连,如Adept、Dasa(Dongbu)、Epson、HBR、Kuka、Yamaha等等,新研发的VDSR桌面式机器人控制器也已推出了Demo机。
而位于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源智人也有自己的发展之道:除了在深圳宝安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松岗分园建立大型的图像机器人研发中心,加大自行研发力度之外,一方面与知名高校携手合作,另一方面紧跟市场趋势与国际大厂密切合作。“智能机器人的硬件部份我们是与华南理工合作,而软件部份则是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深圳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公司董事长黄道权介绍道,目前已经推出了多种应用在3C领域的智能检测及智能装配系统的智能图像机器人,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网了解道,中源智人2015年已经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2016年下半年预计有较大的订单增长。“我们的愿景就是‘图像机器人+集成创新者’。”黄道权表示。
机器视觉的应用已经悄然遍地开花,需求旺盛,软件的算法,光源,相机,镜头等成本是目前影响机器视觉在应用市场落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结合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方案以及针对细分领域的工艺解决能力。国内企业想要后来居上,则需要在技术支持、成本控制、以及所有配合的产业链环节上再推动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