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合肥企业用工紧缺 机器人助力发展

合肥企业用工紧缺 机器人助力发展

发布时间:2015-04-1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合肥 用工荒

导  读:

随着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建设持续发力。在合肥柏堰科技园,用工荒、用工难一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高低杠”,新兴的机器人产业解决了为抹平劳动力流失带来的用工缺口。

  随着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建设持续发力。在合肥柏堰科技园,用工荒、用工难一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高低杠”,新兴的机器人产业解决了为抹平劳动力流失带来的用工缺口。




合肥企业用工紧缺 机器人助力发展
  
  兴盛崛起的智能机器人装备制造正不断抹平劳动力流失带来的用工缺口。
  
  在合肥柏堰科技园,背负为海尔、格力、西门子等家电巨头从事生产配套的合肥高科公司,用工荒、用工难一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高低杠”。
  
  合肥高科一位主要负责人表示,入园以来,企业一直遭遇用工缺口,新生年轻劳动力短时间频繁跳槽,造成员工流失率高、企业产出稳定性难以延续。为格力空调、江淮汽车提供注塑配件的合肥力世通塑料制品公司也有此种感触。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维献告诉记者,一方面目前年轻劳动力打短工现象,造成企业用工缺口。另一方面有些行业用工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等因素,也是一线操作工萌生退意的现实原因。人口红利效应不断衰减,省城一些企业让机器人参与生产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
  
  步入合肥力世通生产车间,高度3米左右、无人操作的白灰色机器手臂,正步调一致打出注塑模具,上千平米的厂房内很难见到操作工人。张维献告诉记者,2012年公司初步投入250万元,引入34台小型机械手。由于用工缺口加剧,2014年又再度投入400万元,购置37台中大型机械手。
  
  合肥高科公司在2014年已有机器人22台基础上,计划今年再投入1700万元,购置25台机器人冲抵劳力。“一台小型机械手可以充抵三个一线操作工人劳动量。”张维献表示,经测算,通过这两轮机械手扩容,直接为企业弥补150人左右的岗位空缺。
  
  同时,机械手的先期投入相比用工成本而言,也是稳赚不赔。据介绍,一台小型机械手价格7万元,按照“以一抵三”比例,为企业节约不小用工成本,而一台中大型机械手则为20万元~30万元,通常两年就可收回投资。
  
  经测算,机械手自动化上阵后,力世通生产效率提升30%,生产事故率下降10%,而产品合格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50%。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mt3ssmcdc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未来之路

下一篇:美欲发展机器人应对中国 预防导弹齐射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合肥 用工荒
  • 安川洁净机器人GP7、GP25目录下载,开启洁净新纪元

    安川洁净机器人GP7、GP25上市,荣获CLASS5洁净级认证!在2024工博会上,我们为这两款机器人举办了颁证仪式。它们以纯净的白色外观亮相,与洁净环境高度融合,更适应高精度操作,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设计,智能制造,

  • 一周科技产业要闻速览 (2025年3月11日 - 3月17日)

    本周科技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数字化转型,各产业积极拥抱智能化浪潮,政策层面也持续释放利好信号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科发电子邀您参加深圳工业展

    2025 ITES 深圳工业展设立8大展馆,展示规模达16万平方米。“金属切削机床展、金属成形机床展、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展、工业零件展、深圳医疗器械供应链生态展、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紧固件展”七大主题展示相互联动,2000+家海内外工业品牌将聚焦“高端装备、精密制造、工业技术、智能制造”,集中呈现创新产品与落地

  • 本周科技与产业前沿动态聚焦(2025年3月8日-3月14日)

    本周,科技领域热点频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受到关注。以下为您梳理本周值得关注的科技与产业动态智能化,

  • 欧姆龙邀您共聚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前瞻科技先睹为快!

    2025年3月26-28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将继续聚焦表面贴装技术、电子材料、自动化、测试测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技术与解决方案。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捷报频传:政策驱动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到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智能化,

  • 欧姆龙与博格华纳深化智能制造合作,共筑标准化产线新标杆

    近日,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的欧洲核心团队到访欧姆龙自动化展厅,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双方聚焦模块化、标准化制造的实践与效率提升,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升级方案,为未来联合创新全球及市场拓展及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机器人,

  • 一周科技与产业动态报告

    本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备受瞩目。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测试中成功攀爬多级阶梯,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此外,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收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智能制造,

  • 合肥工业发展20大亮点 跻身制造业“国家队”首现500亿企业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经信委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担当、奋发作为、突出重点,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倡导全社会节能、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 狠砸20亿:合肥欲打造一流机器人产业园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下阶段支柱产业,将投入20亿人民币,打造机器人产业园,力争三年内建成全中国一流的“机器人集成应用创新基地”。

  • 智能穿戴设备将个性化订制!合肥出台“中国制造2025”试点方案

    今后不仅有服务型机器人,还将有合肥制造的医疗、娱乐等特种机器人陪伴市民。记者从合肥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启动大会上获悉,合肥正式出台试点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具体周期为2017~2019年,建设目标瞄准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

  • 个性化定制智能设备?合肥打造千亿级细分业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合肥市工业发展的助推剂。《实施方案》明确,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京东方10.5代线等项目建设。聚焦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机器人、燃气轮机、太阳能光伏、新型显示、软件等多个细分领

  • 个性化定制智能设备?合肥打造千亿级细分业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合肥市工业发展的助推剂。《实施方案》明确,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京东方10.5代线等项目建设。聚焦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机器人、燃气轮机、太阳能光伏、新型显示、软件等多个细分领

  • 合肥全力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城市

    近日,合肥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合肥市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2020)》(简称《行动纲要》)。目前,合肥已启动大数据关键项目的前期工作,近期将启动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市大数据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超1000亿元,大数据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 电器设计制造大咖讲座系列之EMC方案设计及优化实战培训(合肥站)

    《电器设计制造大咖讲座》是由上海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柠檬豆U领专家联盟联合主办的,针对广大电子研发、设计人员的系列培训活动。活动旨在整合行业专家资源,增强中国中小微电子企业技术设计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电器设计制造大咖讲座系列之EMC方案设计及优化实战培训(合肥站)。

  • 智能制造 扬帆启程——合肥宁波之行

    7月21日和23日,北京九思易、深圳赛远和台湾艾讯联合在合肥和宁波举办了第23届和24届 “信息时代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网络通讯研讨会”。

  • 年轻人不进工厂,制造业就不行了?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 避成本企业外迁 恶性循环非明智

    渣打银行发布的《珠三角制造商第8期年度调研报告》显示,工资上涨、用工荒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端制造商正专注于追加投资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低端制造商则倾向于通过迁厂应对成本上涨。

  • “用工荒”再次来袭,制造业如何妥善应对

    以往作为用工荒的大户,制造业在职介公司的需求量总是排名靠前,大量的一线生产劳动力是制造业应用最广泛的生产模式。面对新一轮的用工荒来袭,一位职介人员表示,制造业今年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相比以往有着更多的要求。

  • 夏季达沃斯激辩无人工厂

    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一个焦点性问题引发激辩,“无人工厂”究竟是破解用工荒,还是带来打工难?据介绍,“无人工厂”脱胎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等为标志的工业模式。

  • 服务业用工荒成新常态 机器人将成趋势

    农历春节之后,伴随着企业进入一年中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期,“用工荒”一直是近年来的一景。区别于此前“用工荒”主要来自沿海制造业企业不同,人口输出大省也进入“抢人”模式。事实上,羊年春节前后,尽管各地“用工荒”的声音频出,但表象背后的用工趋势、结构正在出现变化。大部分企业将目光瞄向机器人。

  • 用工荒与裁员推动自动化产业快速前进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广东省企业出现短期性用工缺口放大现象,峰值达到80万~100万人。伴随用工荒现象同时出现的还有裁员。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关于“裁员”也引发外界强烈的关注。张瑞敏表示,海尔今年预计将再裁掉1万人,裁员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减少了用工数量。

  • 自动化设备解制造企业“招工难”之忧

    “用工荒”问题凸显的背后,是市场供求匹配度的巨大差距。专家指出,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合同短期化导致的劳动关系不稳定也加剧了“招工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动化生产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用工荒出现 制造业用工缺口增大 倒逼企业技术革新

    随着用工荒出现,机器替代人工劳动将会进一步普及,制造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