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人力资源支持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买家。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日引用位于德国的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称,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当年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2013年,日本购买工业机器人26015台,排在第三位的美国的购买量为23679台。
2008年至2013年,中国每年机器人进口量平均增幅达36%。国际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先企业ABB的机器人部主管倪思德表示。“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几年之后,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远远大于全球第二大、第三大市场。”
瑞士ABB、日本Fanuc、德国Kuka等全球机器人公司都已将大量资源投入中国市场,以追赶中国的快速自动化潮流。2011年,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宣称要用三年多时间建立一个“百万机器人军队”,以替代工人的重复性手动操作。
尽管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采购速度增长迅猛,但在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上仍落后于其他主要工业国家。2012年,全球共有12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使用,其中日本拥有31万台,美国拥有16.8万台,而中国仅拥有9.6万台。
如果对照各国的产业工人数量,差距就更为明显。2012年,中国制造业每万名雇工对应的机器人数量是23台,韩国的则是396台,德国为273台,即使英国和法国的机器人密度也数倍于中国。
随着人力成本上升、装备产业升级等因素推动,使用工业机器人正显得越来越经济。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研究员指出,机器人成本近10年来下降了约50%。以一台能替代3人工作的焊接机器人为例,目前售价20万元左右,相当于3名焊接工人一年的工资,对这台机器人的成本投入一年就能实现回收。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奇瑞汽车芜湖生产线上就使用了焊接机器人。
然而现实是,由于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起步较晚,这一块市场长期被国外技术及品牌垄断。据估计,6大日本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一半,而中国本土4大机器人设备制造商加起来仅占5%。目前,国内市场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主要来自欧洲及日本。迫于国外企业的先发优势,我国机器人企业走的是传统的模仿跟踪发展路线,依靠价格优势参与竞争,赚取微薄的利润。
不过随着中国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各方仍然看好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前景。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