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将在徐州斥资116亿元进军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此事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保利协鑫涉足电池领域的时间并不长。去年6月,保利协鑫收购加拿大动力锂电池厂商MNKE旗下的江苏伊思达电池公司,并改名协鑫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同时,保利协鑫宣称,将耗资180亿元在吴江建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将达400亿元,成为行业全球领先。有知情人士透露,因某些原因,保利协鑫并没有拿到项目用地。
作为保利协鑫的掌舵人,朱共山很早就在编织自己的新能源之梦,打造三块核心产业:光伏、LED和电池储能。
有着雄厚背景及资金的保利协鑫,通过用资金购买技术、引进人才的方式,快速实现了光伏业务的规模化,这也刺激了朱共山企图将这种模式复制到LED和电池储能业务,且目标都直指“世界第一”。
随着公司LED和光伏业务相继陷入愁云惨雾,相对火热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成为保利协鑫的不二选择。然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能否使公司再现光伏盛景,还有待观察。
“规模化”战略拷贝失败
电力工程出身的保利协鑫,自2006年踏足多晶硅领域,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便迅速攀升到全球第一的位置。
然而,今年上半年,保利协鑫多晶硅毛利率大跌24.3%,亏损3.3亿港元,这是保利协鑫进入多晶硅领域以来的首次亏损。与去年同期盈利35亿港元相比,惨淡的业绩,让保利协鑫颇为焦虑。
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保利协鑫连续两年蝉联光伏企业“最赚钱的公司”,而今的表现,也成为目前中国光伏厂商遭受寒冬侵蚀的样本。 而在试图复制光伏发展模式的LED领域,保利协鑫同样惨遭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