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中国最大的光伏
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与
IBM携手,意欲将阳光电源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此举在国内
新能源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阳光电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阳光电源是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此时携手IBM是为了建立与全球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淘汰率很高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逆变器的企业有两、三百家,但全球前十位的企业就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阳光电源在全球企业的排名在第十位左右。作为国内唯一拥有逆变器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企业,阳光电源在2010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百强”与“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尽管阳光电源在中国逆变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在采访中,学者出身的曹仁贤还是不时流露出对产业发展的一种危机感。
尽管行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几大企业手中,实际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小企业在新能源发展初期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逆变器产品属于低值且为光伏产业链上关键技术部件,所以行业淘汰率非常高。曹仁贤说:“做出产品并不难,做好却是不容易的,这也是全球前几名一直被德国企业长期垄断的原因。阳光电源也不除外,我们时刻处在这种危机之中。”
曹仁贤说:“这个行业门槛看上去有些低,实际上企业只有将研发、创新、营销、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贯彻到一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阳光电源不仅仅把逆变器简单当作为一个硬件产品生产,而是当作一个传递清洁、高效电力的使者来做。”他说,“作为一个二传手,我们要好马配好鞍。我们把企业当做一个鞍在做,而不是当成马。所以我们定位好自己,专注于做好接入方案。 这就好比买一个iPhone的MP4,看上去似乎只是个MP4,但使人能联想到的是一种时尚和美的享受。我们要做到的是,当人们看到阳光电源的逆变器的时候,就能够联想到我们是在用最有效的、最佳的技术把清洁能源传递给千家万户。”
民企发展需要又快又稳
在中国市场,阳光电源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但是竞争者正纷纷介入,特别是很多全球性、跨国性大公司的陆续参与,如GE、ABB、西门子等已经开始战略转型,转移到可再生能源领域。阳光电源因此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曹仁贤说:“在整个大环境下,民营企业怎么能够真正扎根下来,全球战略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全球化的目的就是市场多元化,不仅仅关注某一个单一的市场。企业在发展关键期都如履薄冰,在自己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听听旁观者的提醒大有裨益。与IBM的合作即基于此种考虑。可以说此次与IBM的合作,就是希望我们的企业不仅能够走快,还要走稳。不要认为这是一对矛盾,飞机不仅跑得快而且很稳,拖拉机跑得很慢却很颠。”
曹仁贤还感慨地说:“新能源与光伏产业发展一起步,一些民营企业纷纷投身这个朝阳产业。但是现在来看,很多民企还是太年轻了,没什么积累。从表面上看企业发展前景还很好,却难掩很多企业带着光环死掉了的尴尬。所以在竞争的关键期,每一步棋都举足轻重,这个时候最怕方法错误,走弯路。”
国内国际市场并重
当前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与国际市场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期。企业在这个时候提出全球化的战略,是否意味着将发展重心移向国外?对此,曹仁贤说:“中国市场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阳光电源全球战略对亚洲的策略里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很难想象如果家里的市场都丢了,企业还能坚持多久。”
毋庸置疑,我国光伏市场仍然陷于“两头在外”的境地,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95%都出口。曹仁贤说:“出现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是差不多的,在整个产业起步阶段,国内企业有很多机会可以‘走出去’。比如从制造的成本上看,不仅完全可以‘走出去’,而且必须要‘走出去’。如果说在飞机制造领域或其他很多领域里面我们没有优势,那么在大家起跑点都差不多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走出去’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消费可再生能源的承载能力还比较低,所以企业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发展。阳光电源今年在欧洲就卖出去了200MW。”
曹仁贤说:“由于上网电价比较低,还没有出台正式的上网电价,国内市场启动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进程。在市场环境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还是需要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从而确保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