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盘点和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成绩和得失成为热点。11月25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回顾和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情况,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公路交通的发展成就”,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主持会议,中国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及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副司长陈胜赢(营)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
首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向新闻媒体介绍了我国公路交通3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
六组数字见证交通发展成就
截止2007年底,国内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58.4万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数字是89万公里;全国公路网的密度到2007年底,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7.3公里,该数字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近3倍;
在全国公路网中,等级公路占现有公路总里程的70.7%,各省公路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67.3%,可以看出在整个公路网里程中,二级以上的等级公路密度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近7倍;
截止2007年底,国内高速公路已建成5.4万公里,这个数字是从零起步的,相对改革开放初期,这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截止2007年底,农村公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9万公里,到2007年底已达313万公里。目前全国已有99%的乡镇和88.2%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此外,桥隧建设(桥梁和隧道)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2007年很多具有标志性的工程建筑中,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通车,该桥跨径达到了1000米;杭州湾跨海大桥总长度达36公里;秦岭终南山隧道总长18公里。我国桥梁建设实现了质的变化和跨越式的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国道路运输日均货物达到4491.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63.9亿吨,占综合运输总量77.2%;客运日均运送旅客5618.3万人次,客运量达到205.1亿人次,占综合运输总量的92%,公路运输货运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2.2%,客运量占到总体的92%。30年来公路旅客的周转量,在全社会旅客周转量当中从30%的比重上升到53%。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公路交通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前后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表现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的快速增长,并且运输主通道基本形成,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在2007年底实现基本贯通。路网结构逐步完善,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客货运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社会运输成本明显降低,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增长。
公路交通发展七大意义
经过30年公路交通大力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国内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首先,全国大范围大力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直接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1978年,我国公路建设整体投资仅有4.9亿元,到2007年,国家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已达6600亿。据估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累计达到44000亿元。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具有乘数效应,经交通运输部研究和测算,我国国道主干线投资乘数平均为1.3-1.5,对社会总产出的乘数约为3.3-3.7,因此公路交通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对机械、建材、物流等产业都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据专家测算,建设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概平均需要1000吨钢材,9000吨水泥,1500吨沥青。
发展公路交通建设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因为我国公路发展形成的快速通道使人流、物流在空间和时间上拉近,公路建设能够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经济,再加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业特别是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数字显示,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解放初期只有5万辆,到2008年底已经达到5697万辆,如果没有公路建设发展,汽车产业发展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另外,公路建设发展还可形成公路产业带概念,相关效应明显。
其次,交通建设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打通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运输通道,拉动两个地区的融合,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因为交通的发达,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相应能够得到合理转化,也能够实现一体化的社会分工。
交通建设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公路沿线商业化、企业化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包括人口吸纳能力。
另外,公路交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测算,投资1亿元的公路交通,能够直接产生约1800个就业岗位,间接的就业岗位为2000多个。
同时带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发展产生了诸如“自驾游”的形成,都得益于公路交通的发展。
交通发展加快贫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当中通县公路的建设,“村村通”、“通达工程”、“通畅工程”等重大举措的实施,有利促进了城乡区域间的交流。
发展公路交通依靠五个方面
发展公路交通需要政府的决策支持,通过长远系统发展规划,结合强有力的投资发展政策,依靠强有力的公路交通发展法规制度,同时也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交通技术、设备研发等。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着重阐述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所倚仗的五个方面。
发展公路交通需要靠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战略决策。交通发展作为基础设施优先保障的地位,“大家可能知道,19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随后启动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看出公路交通发展被放在了优先保障的战略地位。”何建中表示,“国家把公路交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来推进,一个是优先保障,一个是重点领域的推进,这种决策就把交通放在了引导和带动率先的地位。”
取得目前的成就,需要靠政府长远、系统的公路交通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国家干线公路网的规划(试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这些都比较好的引导了国家整个公路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去投资。
靠强有力的投资发展政策来支持交通发展。1984年,国务院决定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并且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特别是确立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随后,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开放了公路建设和投资市场;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资金补贴力度,有利促进了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何建中表示,“据有关数字统计,在现有公路网当中,包括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靠这个政策来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发展政策。”
公路交通发展需要靠完善的法规制度来保障。首先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硬性机制是很重要的制度保障,在公路建设的发展上,中央和地方都要发挥好各自作用。自1997年《公路法》出台以来,公路建设首次实现有法可依,2004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出台,为收费公路的管理和引导建立了通道。此外,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是公路建设发展中的法规和制度。
另外,需要靠不断创新先进技术的支撑。公路建设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包括数字化的规划技术、自动化的勘察设计技术、特殊地区的筑路成套技术等,也包括大跨径的桥梁和隧道建设的成套技术;另外包括路面的软基处理,冻土的施工,包括一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等。
打造高效交通运输体系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巨大成就,展望公路交通发展趋势,距离“十一五”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何建中阐述了未来几年内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规划。
一是东部地区要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形成城际高速公路网络,“十一五”期间要实现。
二是中部地区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干线公路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高速公路通道贯通,对中部地区建成比较完善的干线工作网,承东启西,连南通北,西部地区建成八条省际的公路通道。“十一五”期间,为加强对国道主干线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将会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特别是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更加突出了交通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扩容改造,甚至开辟复线都将加大力度。
另外何建中表示,“农村公路建设五千亿元工程”将要启动实施,特别是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三个目标,要加大建设力度,实现这三个目标。全国乡镇要基本实现通油路、水泥路。
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通油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基本实现通公路。
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东部地区半个小时之内上高速,中部地区一个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两个小时上高速,实现高品质、高覆盖、高通达的国道主干线,打造可持续的交通发展之路。
公路交通发展任重道远
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阶段,中国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就中央提出来的四万亿拉动经济发展计划中,在公路、水路领域的具体投资计划及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答记者问。
他表示,交通运输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跟全球的经济金融形势,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建设规模方面,交通运输部根据最近两年全国交通发展的投资完成情况及新形势的要求,对明年和后年的建设安排做了调整。据预测,2008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的规模有可能达到8千亿元,2009年力争实现1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它包含了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同时也包括沿海港口、内河港口航道以及交通运输枢纽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另外,这个投资是全社会用于交通基本建设的投资,不仅仅是国家或者政府的投资,也包括社会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也包括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带动。
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来实施,建设通乡、镇的沥青或者水泥路,同时也考虑建设“通达工程”,或者通村公路的建设,目前建设进展比较明显,2009年进一步筹措资金,全面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在水运方面,李兴华表示,国家目前已经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2009年着重考虑沿海港口中大型化、专业化的深水泊位码头;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作用的一些重要港口、主要港口出海航道的建设。除港口外,中央政府主要支持需求量比较大、运输比较繁忙的航道的扩充,也包括航道网全面的改造。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长江水道航道的整治和提升,还有像京杭运河、珠三角、长三角的公益性基础性强的航道的建设,这些将是2009年甚至后年国家扩大建设规模,项目储备和建设方面的考虑。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副司长陈胜赢(营)主要就交通应急保障措施后期建设规划进行了答记者问。
他表示,“应该说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我们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是相对于社会的需求,尤其是5.12地震还有今年的南方冰冻雨雪天气,它的突发性对我们的应急保障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践看我们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按照国家要求,交通运输部将来准备在整个国家公路管理以及应急中心的建设,以及在国家相对集中统一的高速公路协调机制,以及区域性的应急物资的保障方面,做后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还将在救灾应急的补偿机制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争取在短期内把我们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实际上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关于公路及水上应急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对公路的应急保障能力,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首先在总体规划上,对全国公路特别是国道主干线形成应急网络体系,信息化平台已取得适应的阶段。其次,怎样形成一个部、省协调机制,保障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部、省对于公路应急保障能够比较有效的组织指挥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从加大投入建设的角度出发,交通运输部也在研究和考虑,高速公路一旦遇到堵塞以后,能够有迂回缓冲和另外一条通达的道路。
综上所述,30年来的公路交通发展对于国内各个领域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更多的交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更加长久的、稳定的、高效的公路运输体系来作为保障,只有这样,公路交通建设才能真正的体现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