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将加快城市智能
交通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进度,预计在年内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交管局了解到,指挥中心已经确定设在成都市交管局内,近期将动工修建。
高峰平峰红灯时间长短不同
许多开车的人在等红灯时都有过这样的念头:路口的信号灯要是能根据实际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就好了。智能交通正有这个功能——各主要路口全面埋设感应线圈和架设感应视频探头,通过电子感应装置的准确记录,随时采集道路通行车流量数据。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基准值,车流量达到一定峰值时,系统即启动相应的管理模式。平峰时,车流量低于设定的数值,系统便启动“交通平峰模式”,信号灯单位时间缩短、切换效率加快,有效节约道路交通资源;早晚高峰期,则启动“交通高峰模式”,信号灯单位时间变长、切换效率减慢。
智能系统还设置了“夜间交通模式”,兼顾夜间人车稀少的情况。去年开始,成都一些路口已经进行了感应装置的试运行,使用情况良好。
前方堵车智能交通提前报告
智能系统还有交通诱导功能。指挥中心将设置一幅中心城区的电子地图,主要干道路口将呈现为红黄绿三色:绿色代表路口交通顺畅,黄色代表轻度拥堵,一旦出现红色,证明相应路段交通拥堵严重,或者发生了交通事故。
一旦发现交通状况有异常需要调节,在道路、下穿隧道入口和高架桥、高速公路起点处悬挂设置的LED大型电子屏幕,将及时显示前方路段的路况、车流信息以及指挥中心的道路分流预案。驾驶员可通过电台或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获知路况信息,选择合理路线。
目前指挥室只能通过交警设置的监控探头和“天网”进行路面监控,尽管非常直观、具体,但无法掌握中心城区交通的整体状况。智能系统一旦投入使用,指挥室在几秒钟内就能发现问题。
交通管制效果如何可先模拟
该系统还可同时搭载多个附属系统,其中的“现场模拟实景功能”就非常有用。如果某一路段要封闭施工,交管部门要对周边交通进行调整,哪种方案最合适,可以提取“GIS地理信息系统”之前已采集好的该路口、该时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将之进行模拟实际情况运行,测试该方案是否具有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