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与欧洲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差距,我们决心在计算机系统平台选择和配置方面有所突破,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但心里不是很有底,特地向当时在电子部计算中心的朱鹏举先生请教。朱老师很耐心地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并推荐了《计算机用户》等杂志上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没有因特网,记得买杂志找文章颇费一番周折,找到两篇,是关于UNIX系统和第四代语言应用的,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我为系统选用了32位U5000小型机,配置了UNIX操作系统平台,关系型数据库和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二是提高开发效率。同时还要妥善解决当时颇为困扰的汉字处理问题,要选择合适的汉字终端、输入方法和编码系统,培训企业职工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286微机刚刚流行,数万元一台,只在机关企业使用,走入家庭是十几年后的事情。职工们都没有用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见过,对“电脑”有一种神秘感。虽然培训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充满了求知的激情,经常废寝忘食,恐怕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特征。
开发过程中,应用了MRP的理念,吸取了TEXIS的某些功能,实现了三针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供应管理、生产计划和统计、设备管理、人事管理(那时还不叫HR)和工资发放。重要的是,集中式数据库实现了企业级的数据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另一方面,利用第四代语言,提高了开发效率,系统运行一直稳定、安全,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样保证了三针在一片空白上短时间内全厂的管理系统上线,覆盖了主要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用上了计算机,厂领导可以及时查询全厂的经营生产动态,企业管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管理系统之外,还开发了生产车间的染缸自动
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验布系统。通过PC机仿真终端的形式,与小型机共享数据,完全达到了立项时的要求。系统经过两年运行,1990年在厂内召开了由北京市纺织局主持的项目鉴定验收会。我清楚记得,北京市信息办华平谰先生是专家组长,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远不像现在的鉴定会一团和气。但是最后的鉴定意见给予这一系统模式很高的评价,之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