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06-05-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先进 制造技术 新发展

导  读: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 
    (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中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一门新学科--计算机几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在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不仅已成为主宰制造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制造科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由于制造系统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多层次性,制造信息的获取、集成与融合呈现出立体性、信息度量的多维性、以及信息组织的多层次性。在制造信息的结构模型、制造信息的一致性约束、传播处理和海量数据的制造知识库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4)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和计算智能方法在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智能的发展。一类基于生物进化算法的计算智能工具,在包括调度问题在内的组合优化求解技术领域中,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有望在制造中完成组合优化问题时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精度方面双双突破问题规模的制约。制造智能还表现在:智能调度、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诊断等多方面。
这些问题是当前产品创新的关键理论问题,也是制造由一门技艺上升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突破,可以形成产品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2 现代机械工程的前沿科学
    不同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产生新的科学聚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形成前沿科学。前沿科学也就是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之间的界域。前沿科学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工程前沿科学区别于一般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它涵盖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超声电机、超高速切削、绿色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创新的关键是机械科学问题还不明朗。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和产品创新设计、智能结构和系统、智能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纳米摩擦学、制造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超精度和微细加工关键工艺基础、大型和超大型精密仪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基础、虚拟制造和虚拟仪器、纳米测量及仪器、并联轴机床、微型机电系统等领域国内外虽然已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信息科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的面貌。因此,与以上领域相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会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科学。

2.1 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制造信息科学
    机电产品是信息在原材料上的物化。许多现代产品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在信息上。因此制造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十分重要。信息化是制造科学技术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们一方面对制造技术开始探索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本质,另一方面对制造技术本身加以改造,以使得其适应新的信息化制造环境。随着对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认识的加深,研究者们正试图以全新的概念和方式对其加以描述和表达,以进一步达到实现控制和优化的目的。 
     与制造有关的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这一领域有如下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1) 制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大量制造信息向知识和决策转化。
    (2) 非符号信息的表达、制造信息的保真传递、制造信息的管理、非完整制造信息状态下的生产决策、虚拟管理制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设计和制造、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科学问题。
这些内容是制造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融合的产物,构成了制造科学中的新分支--制造信息学。

2.2 微机械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类产品的袖珍化、微型化,成数量级的提高器件与系统的功能密度、信息密度与互联密度,大幅度地节能、节材。它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许多大尺寸机电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用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细胞;制造出3mm大小能够开动的小汽车;可以在磁场中飞行的像蝴蝶大小的飞机等。MEMS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技术全新的领域和产业,具有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通信、农业、生物医学、环境监控、军事、家庭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早在1959年就有科学家提出微型机械的设想,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0μm的硅微型静电电动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微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微机械技术有可能像20世纪的微电子技术那样,在21世纪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近10年来,微机械的发展令人瞩目。其特点如下:相当数量的微型元器件(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和微型执行器等)和微系统研究成功,体现了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种微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微细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微系统的支撑技术;微型机电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微型机电系统技术是在微电子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科学。
    目前对微观条件下的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微小构件的物理特性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等尚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只能凭经验和试探的方法进行研究。微型机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有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等。微系统的研究正处于突破的前夜,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2.3 材料制备/零件制造一体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
    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制造业和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成功制备和应用,都会推进物质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21世纪中,世界将由资源消耗型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智能化的特性;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备快速、高效并实现二者一体化、集成化。材料和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拟实仿真优化是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及二者一体化、集成化制造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完成拟实仿真优化后可以减少材料制备与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实验性环节,获得最佳的工艺方案,实现材料与零件的高效优质制备/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材料性能的要求,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电磁性能等,研究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形式。进而结合传统的去除材料式制造技术、增加材料式覆层技术等,研究多种材料组分的复合成形工艺技术。形成材料与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如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逐渐增长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的去材法和变形法机械加工的许多限制,加工过程不需要工具或模具,能迅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或零件。 

2.4 机械仿生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一系列的新产业,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所积累的优良品性为解决人类制造活动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指南。从生命现象中学习组织与运行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是今后解决目前制造业所面临许多难题的一条有效出路。仿生制造指的是模仿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种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如果说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延伸了人类的体力,智能化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仿生制造"则可以说延伸了人类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进化过程。
    仿生制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是生物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其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上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仿生制造的"自组织"机制为自下而上的产品并行设计、制造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生产系统的动态重组以及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自动趋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
    仿生制造属于制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远缘杂交",它将对21世纪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仿生制造的研究内容目前有两个方面:

2.4.1 面向生命的仿生制造 
    研究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模型,例如人工生命、细胞自动机、生物的信息处理技巧、生物智能、生物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生物的进化和趋优机制等;

2.4.2 面向制造的仿生制造 
     研究仿生制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与方法,例如:基于充分信息共享的仿生设计原理,基于多自律单元协同的分布式控制和基于进化机制的寻优策略;研究仿生制造的概念体系及其基础,例如:仿生空间的形式化描述及其信息映射关系,仿生系统及其演化过程的复杂度计量方法。
    机械仿生与仿生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属前沿探索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的特点,如果抓住机遇研究下去,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今后应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生物加工技术、仿生制造系统、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组织工程学,以及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等。 3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P、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IMS)国际合作计划、韩国的高级现代技术国家计划(G--7)、德国的制造2000计划和欧共体的ESPRIT和BRITE-EURAM计划。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九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现代制造生产模式会获得不断发展。
(2) 设计技术与手段更现代化。
(3) 成型及制造技术精密化、制造过程实现低能耗。
(4) 新型特种加工方法的形成。
(5) 开发新一代超精密、超高速制造装备。
(6) 加工工艺由技艺发展为工程科学。
(7) 实施无污染绿色制造。
(8) 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9) 制造以人为本。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5lo.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机械工业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

下一篇: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先进 制造技术 新发展
  • 上海将加快取消对外商投资汽车制造业的限制

    7月11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黄瓯介绍,上海市将加快取消对外商投资汽车制造业的限制,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

  • 分析全球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因素 发展“先进制造”中国先要突破哪个行业?

    选取全球GDP前五大国二级市场市场超1000亿美元的公司,并按行业归类,从市值分布和数值判断中国“先进制造”与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差距。根据以上并考虑需求规模和产业链拉动效应,华泰证券认为,如果我国制造业如果需要进一步扩张,必先突破汽车领域和集成电路制造这两大行业,因为这些领域投资链长、技术壁垒和附加值高,且

  • 家具制造规模化 行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家具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对国际先进家具制造、设计技术的借鉴,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家具企业的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的水平。

  • 嫦娥赴月 盘点国内为宇航业作支持的先进企业

    嫦娥三号已顺利升空,奔赴月球。嫦娥三号的顺利登陆月球将味着我国宇航业有一个质的提高,从神舟号一路走来,我国的宇航技术在其中不断积累。这其中也离不开我们国内一批的科技企业所作出的技术支持,今天,以神十为例,盘点神舟十号背后的先进科技力量。

  • 宝鸡机床连续五年获先进

      新年伊始,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组委会综合认定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这是继公司 2005年以来连续第五年获得该项殊荣。   近年来,面对机床工具市场跌宕起伏,宝鸡机床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走集团化发展、规模化效益、品牌化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深入推进“营销、技术、

  • 起亚建二厂 世界最先进

    记者近日获悉,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设计总产能30万辆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目前已进入第一次试生产阶段,现在第二试生产运行正在进行,10月份将正式量产。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崔成起表示第二工厂是起亚全球最先进的工厂,其也是国内第一流的现代化汽车工厂。   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最大的特点是生产设备的先进性,

  • 我国最先进的水泥余热发电站项目现身

          日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服务产业部与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厂在北京签订了纯低温余热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合同,这一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水泥余热电站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入2006年国家十大重点节能项目。   通过对琉璃河水泥厂汽水循环系统、设备及运用参数的重新设计,利

  • 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航天服科技含量高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介绍说,中国航天员乳白色、镶有天蓝色边线的航天服,由中国自主研制,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李潭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套衣服重约十公斤,价值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航天服按功能可分为舱内用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的两名

  • 2018亚洲国际动力传动展,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制造

    随着动力传动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深化融合,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重大施工装备和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行业正朝着创新、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加速发展,全力迈向产业技术制高点。论坛,液压,

  • 华北工控极“智”医疗专用工业计算机产品智耀2018上海国际医疗展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第2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春季)展览会,华北工控携极“智”医疗专用工业计算机产品隆重出席本次展会。ARM架构无风扇准系统产品。

  • AMTS 2018上海国际汽车装备展全新起航

    AMTS 2018(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国际汽车装备展)将于2018年9月4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 E2, E3, E4, E5, E6, E7, N4, N5馆举办。

  • 倒计时一个月!2017Medtec中国展最新看点解读

    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MedtechWorld医疗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中国站,Medtec中国展现场将汇聚医疗设计和研发、原材料、配件、加工技术及生产制造服务等领域的300多个优质品牌,逾10,000名行业人士。

  • 晟邦电机设计制造技术达国际水平

    一种被称为“TL模块化组合齿轮晟邦电机”的新型晟邦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在东莞晟邦机有限公司电研制成功,前不久由江苏省经贸委组织上海、南京、北京、郑州等地区的有关权威性机械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及制造部门的专家进行了鉴定,确认其技术参数与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 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

    《中国制造2025》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既智能制造。中国政府引导中国制造业全面转型,而未来十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决定性十年。

  • 机器人与高端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 引领未来方向

    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企业招工困难,面对困境,一些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更低成本的国家转移。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加强了高端制造技术的研究,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自动化制造重新夺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 浅析中国模具设计、加工、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编者按:从技术角度来看,模具技术(包括设计、加工、制造)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手工操作阶段、手工操作加机械化(普通通用机床与工具)阶段、数字控制阶段、计算机化阶段和CAD/CAE/CAM信息网络技术一体化阶段,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日前接受某杂志专访表示,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

  • 职场:如何职业“补氧”?

    职场的活跃,肯定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流动。职业人在这个变化的职场中,如何保证自己“氧气”充分迎接挑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许多职业白领处于职业彷徨期,不知道如何跳槽才能求得新发展;工作动力缺乏,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工作充满抵触情绪和厌倦;晋升无望跳槽无方,职业发展停滞不前。这些都是职业人“缺氧”的表现,如何

  • 国外永磁传动技术的新发展

    1引言    1940年英国人Charles和Geoffrey Hwward首次解决了具有危险性介质化工泵的泄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用磁力驱动泵。在以后30多年里永磁传动技术由于磁性材料的原因进步十分缓慢。1983年高性能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的问世,为磁力驱动泵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部件的材料。近年来永磁传动技

  • 中国电磁阀技术的新发展

    论文摘要:电磁阀作为自动化仪表的一种执行器,近年来用量急剧上升。本文分析了电磁阀的主要特点,并侧重应用的角度对国内成熟技术的发展动态作简要综述,分别在精简化、智能化、通用化、专用化方向作了考察,并略对影响电磁阀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作点探讨。     一、电磁阀的主要特点  

  • 沃尔玛:促进RFID老技术的新发展

    尽管没能在2005年1月让自己的前100大供应商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场始于沃尔玛的IT变革将有机会重塑整个零售业的面貌,就像20年前IBM的POS机一样。     简单来说,RFID技术就是以电子标签代替目前的商品的识别基础——条形码。但是RFID更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