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财经豹社(微信ID:caijingbaoshe)
受2008年金融危机等因素波及,全球制造业出现大幅下滑,目前全球制造业增速趋缓,但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发展速度惊人,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欧盟跃居世界首位。
21世纪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大变迁
21世纪初,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制造业合计增加值占全球近70%,但中国是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全球地位提升最显著的经济体,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越欧盟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球占比达27%。欧美日三大经济制造业占比逐年下滑,而韩国、印度、巴西、印尼、墨西哥等国比重出现小幅上升,但增幅远低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地位并无现在变化。
2015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分布:中国(26.74%)、欧盟(19.4%)、美国(17.6%)、日本(7.5%),其他国家合计占28.8%,由此可见全球制造业分布不均,重心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少数发达国家和中国。
劳动力成本是制造业转移的核心动力
回顾历史,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目前正发生第四次转移。第一次于20世纪50年,美国将传统制造业陆续转向日本、德国等战败国;第二次于20世纪60-70年的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第三次于80年代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转移至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近年,随着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崛起,廉价劳动力促使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开始转向东南亚、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全球制造业的专业是一个不断追逐低劳动力成本的过程,随着全球制造业主要承担国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企业自然会寻求低成本区域,劳动力成本成为制造业转移的核心驱动因素。
制造业发展的敏感性因素分析
除了劳动力成本影响本国制造业发展外,市场容量和收入、技术创新、自然资源、工业基础、产业配置、品牌影响、汇率也是制造业发展的敏感因素。
市场容量对制造业规模效应发挥关键作用,市场容量大就能够培养一个行业巨头,而收入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产品的结构,收入水平高则制造业产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收入水平低则以中低端为主,而技术创新、工业基础的强弱是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原材料和能源的丰富、全面的产业配套系统能有效降低一国制造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品牌代表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也是企业获取溢价来源;货币变化则对一个经济体进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影响。
市值角度分析中国“先进制造”的全球差距
选取全球GDP前五大国二级市场市场超1000亿美元的公司,并按行业归类,从市值分布和数值判断中国“先进制造”与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差距。在中国,市场超千亿美元企业对应行业有:互联网、金融、能源、百家、通讯;美国有:互联网、金融、能源、零售、制造(汽车、航空、半导体等);日本有:制造(汽车、电子、医疗)、通讯、金融;德国有:制造(汽车、化工、医药)、能源、金融。根据以上并考虑需求规模和产业链拉动效应,华泰证券认为,如果我国制造业如果需要进一步扩张,必先突破汽车领域和集成电路制造这两大行业,因为这些领域投资链长、技术壁垒和附加值高,且与物联网、汽车智能化、AI等未来决定产业实力的领域息息相关。
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但目前我国还是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力军,这与国际先进制造存在较大差距。靠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将逐步弱化,未来制造业要发展必需转型升级、技术突破,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