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堪称亚洲水泥“龙头”的安徽海螺集团和台湾水泥集团双双落户英德。由于其采用现代新型工艺技术,节能环保,高质高效,促使英德水泥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英德水泥产业的全新面貌,在全省都引起了反响。
[B]窗明几净、鸟语花香,很难想象这里竟是日产万吨的大型水泥厂[/B]
从英德市区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公路往北驱车行走约20公里,就是英德市规模最大的新型水泥厂——龙山水泥厂。
在一般人印象中,水泥厂不外就是浓烟冲天、机声隆隆、灰尘漫天,而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闻不到刺鼻的煤烟味,看不到横流的污水。虽然厂区内矗立着两个高大的烟囱,却看不见有浓烟冒出,只有白色的水蒸气在轻飘飘地往上冒。行走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厂区内,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蓝天白云间,只见一群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厂房上空嬉闹盘旋。厂区中间,两条巨型的转窑如蛟龙出海,该公司吴总经理告诉我们,这两条“巨龙”每天能转出1万多吨的水泥熟料。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偌大的厂区,工人却寥寥无几。待主人带我们走进一栋别致的小楼并介绍了相关情况后,我们才明白,原来是有一个高度自动化的“作战指挥中心”,在遥控操纵着整个工厂的运行。但见这里窗明几净,10多台电脑在忙碌着,屏幕上正显示转窑的运行情况,窑头看火、厂区环保、原料输送等都一目了然。
[B]节能环保、高质高效,英德水泥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B]
“相对于传统立窑水泥厂的工艺技术,海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无疑是一场革命。”曾担任过多年水泥厂厂长的英德市经济贸易局局长任大伟如数家珍地介绍说,海螺在英德投资兴建的水泥生产基地,采用了当今国际上最新的设备、技术和工艺,一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年产200万吨只需200人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可达1万吨/年,足足比传统工艺高了10倍!二是节约能源。传统立窑标准煤耗为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需标准煤耗140公斤,而新型干法只需110公斤,每吨节约30公斤。三是执行环保标准高。整个工艺流程密封,环保和绿化的投入占总投资的近30%(传统的只占5%—8%),性能卓越的电收尘器和袋收尘器,使废气含尘浓度保证在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允许范围内。对于强噪音车间,采用封闭式厂房,高噪声源设备进行消声处理。而水更是实现零排放,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四是可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发电,一台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窑,可以安装9000千瓦装机的发电机组,相当于投资1个大型水电站,同时具备投资成本低、水泥质量稳定等优点。
英德采用新型干法工艺,并向大型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的水泥生产模式,使当地水泥产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B]败也水泥、兴也水泥,一项重大决策引领英德水泥行业迎来春天[/B]
成也水泥,败也水泥,兴也水泥。对于英德人来说,水泥是他们的历史,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英德市委书记许国介绍说,截至2003年,英德水泥生产能力约500万吨,但技术先进的生产能力只占15%,而污染严重的立窑及湿法生产能力占总能力的85%,其中近半数的水泥企业分布在人口较集中的市区周边。由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给城市带来了污染,加上在结构、规模、效益及资源利用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造成竞争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企业效益差,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部分水泥企业都出现了严重亏损,成为本市的一大包袱。
2002年,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调整发展思路,立足招商引资,做强做大水泥产业。他们利用当地的资源、能源、交通、区位等诸多优势,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很快便吸引了众多著名水泥生产厂商前来英德洽谈投资。2003年1月,产能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我国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和市政府签订了建设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的合同,并收购了原英德粤英公司及英德水泥集团旗下的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和龙尾山水泥厂,成立了英德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同年6月,台湾最大的水泥厂商台泥集团也和市政府签订了建设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的合同,并收购了观音山水泥厂。英德水泥行业从此迎来了春天。
[B]“龙山”投产、“台泥”上马,“英德速度”将造就世界第一大水泥厂[/B]
“我们选择英德,主要是该市具备了建设大型水泥基地的最好条件和优质服务。”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吴总经理说,由于广东省、清远市和英德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一路绿灯,我们在水泥建设史上创下了“英德速度”:2003年1月15日签约,5月奠基,去年9月、10月第1、第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线相继投产;第3条生产线也将在今年9月投产。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建第4至第7条生产线,到明年7条线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达到1300万吨,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水泥厂(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一水泥厂产能为1200万吨,我国最大的为1000万吨),全部项目实现了提前1年投产的目标。
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也不甘示弱:两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将于明年3月投产,计划明年动工兴建两条日产6000吨的生产线,到2007年投产时,总规模可达800万吨。
清远市委书记陈用志介绍说,英德两大水泥基地建成后,到2007年产能将达2600万吨。加上浙江、广英等水泥集团已在清新县等地兴建大型水泥基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清远全市水泥年产能将达到4000万吨,在广东来说,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据水泥行业权威专家分析,随着我省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城市建设布局的大规模调整和城市集团的形成,我省的水泥需求在2010年以后仍处于上升时期。2010年我省水泥需求量约为1.2亿吨,其中珠三角地区需求量为9000万吨至1亿吨。而英德水泥基地的建成,不仅可以促进我省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满足本省25%左右的水泥需求,还可有效减轻珠三角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全省水泥工业的合理布局。
[B]财政增长、职工增收,水泥基地带动相关产业成为经济高速发展引擎[/B]
随着海螺、台泥等大集团的落户,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项目已成为英德高速发展的引擎。
据了解,仅海螺集团在英德投资水泥、PVC型材和塑料包装及五星级海螺国际大酒店等项目,总计金额超过45亿元。一个企业带旺一个地区,据测算,仅水泥的每条生产线每年就能为英德提供1500万元可支配财力,而且拉动英德运输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对该市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这些项目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和2004年,该市GDP增长分别达9.3%和18.2%;2004年固定资产投入增长68.4%,本级财政收入增长31.2%,综合增长率名列全省县级第10位,清远各县(市、区)第一位。干部职工收入增加,月收入对比2003年前增加了500多元。今年头4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海螺3大工业项目完成产值4.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7%,推动工业总产值增幅上升72个百分点。
今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到英德考察时,对该市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